情绪与健康的关系知多少(2)

文章主题:养生科学  文章来源: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18-11-26 21:17:19

在我国历史上的南北朝时期,鄱阳王被齐明帝萧鸾杀害之后,其王妃悲痛欲绝,无法排除对丈夫的思念,便一病不起。后来,有位画师画了一幅鄱阳王与一位爱妾调笑的丑态,并呈现给王妃。王妃一看之下,心里产生了对鄱阳王的妒忌情绪,原来对丈夫的那种美好印象随即被破坏了。她的心理一平衡,病就慢慢地好了。由此可见,抑郁、悲观可以致病,损害健康;愉快、欢乐可以治病,促进身心健康。可以说,老年人保持愉快、欢乐的情绪,是促进身心健康的一剂良方。

俗语说得好:“莫道喜怒不伤身,七情过极百病增。”这正如我国古典名著《儒林外史》中《范进中举》的故事:范进官迷心窍,一心总想金榜题名、升官发财,但久不如愿,到了60岁,还是秀才一个。正当他绝望之时,忽闻自己中了“举人”的喜讯,便手舞足蹈,高兴万分。结果,由于高兴过度,突然神经失常,从此一病不起。《说岳全传》中也有这么一个小故事:有一次,金兀术被牛皋打倒在地,牛皋看到往日不可一世的金兀术成了自己的手下败将,一阵大笑便突然死去。金兀术回头一看,打倒自己的竟是自己平时瞧不起的牛皋,也气上心头突然死去。牛皋和金兀术的丧生,也表明狂喜、盛怒等情绪,对健康极为有害,甚至会导致死亡。

这些事例说明,人的不同情绪,确实会产生不同的抗病能力。因此,怒或喜都不能过度,过了度就要出问题。

有一首小诗写道:“你要是心情愉快,健康就会常在;你要是心情开朗,眼前就是一片明亮;你要是经常知足,就会感到幸福;你要是不计较名利,就会感到一切如意。”人完全可以做自己情绪的主人,健康长寿的命运实际掌握在自己手里。

为了健康,我们必须在重视健身、加强身体锻炼的同时,也重视养心,加强思想、心理和情绪的锻炼,以便把不愉快和愉快的情绪都控制和调节在比较适度的范围内,做到愤怒时能制怒、宽容,过喜时能收敛、抑制,悲伤时能转移、乐观,忧愁时能释放、自解,思虑时能分散、消遣,恐惧时能沉着、镇静。无论顺境、逆境都能随遇而安,冷静思考,泰然处之。

热点排行>>
图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