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为何被称为吃茶

文章主题:饮食文化  文章来源: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19-01-27 19:59:53

在我国古代,人们常将喝茶称为“吃茶”,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与我国人民早期制茶和饮茶的方式密不可分。

我国在唐朝以前,饮茶的方式是比较原始的,只有药饮和解渴的粗放饮法。把鲜茶叶放在锅里“做羹饮”,其实就是熬成汤喝。但是,鲜叶既无法存储,也不好运输,这就要求出现干茶。干茶的最早形式仅是把茶叶晒干而已,谈不上加工制作。

唐代时,“茶圣”陆羽大力倡导饼茶及饮法,从而使唐宋两代五六百年间,饼茶得以独领风骚。

所谓饼茶或团茶是指制茶人将从树上采摘下来的茶叶放入釜中蒸煮,用杵臼捣碎,拍成茶饼团,再将茶饼团串起来焙干封存,当时人们称之为“龙凤团茶”、“蜡面饼茶”或“研膏”。人们在饮用这种茶时,需将茶饼研成粉末,然后用纱绢做的罗筛筛出极细的茶末,再将茶末放入釜内,用滚水煎煮。人们在品尝这种茶时,咂嘴、嚼末、渍舌,所以就叫做“吃茶”。

“吃茶”从唐代流传到明代,出现了转折性的变化。明朝洪武年间,散茶取代了团茶,冲饮取代了煮饮。明崇祯年间,中国各大城市的市井街巷中开始出现了茶馆、茶室、茶铺,特别是到了清代和民国年间尤盛行,但人们仍习惯于将喝茶称为“吃茶”,并一直流传至今。

热点排行>>
图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