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贡品什锦小菜的来历

文章主题:饮食文化  文章来源: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18-11-19 20:15:36

锦州的什锦小菜,产生于清康熙年间,相传在锦州城南渤海湾,从前居住着一家姓李的渔民,家境贫寒。主人生活节俭,每次出海归来后,常将剩余的虾倒在缸中,撒上食盐,日子长久了,缸里散发出阵阵虾香,吃起来味道鲜美。

后来,它就成了远近闻名的卤虾。离李家不远有个御马庄,一次庄头进京,特意带上李家卤虾一坛,献给了康熙皇帝。当时正逢康熙皇帝食欲不振,食下卤虾后胃口火开,从此李家卤虾成了贡品,称为“原封贡虾”。

有一天,李家突然发现卤虾缸中浮着一层油,品尝一口,味道鲜香。主人便取出虾油,切了一些芹菜泡在里面,过几天一吃,芹菜清香爽口,非常好吃。后来主人又在虾油中放入小黄瓜、豇豆、油椒,做成了四种虾油小菜。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九月,康熙皇帝又品尝到了虾油小菜,遂赞不绝口。这样虾油小菜就取代了贡虾,成为锦州的贡品。

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李家后代李广春携其侄子李堂,来到锦州城,在城内钟鼓楼东北角以“玉和成”为字号,开设了一个小铺。刚开始顾客很多,生意兴隆,不久,又相继有四五个小菜铺开业。李广春为了保住生意,战胜竞争对手,又对虾油小菜的制作技术进行了改进。他先将鲜菜用盐水浸泡,排出水分后再卤制,使小菜味道更浓、保持时间更久。

清光绪末年,李广春把坛装小菜改成用柳条小篓装小菜。清宣统年间,宣统皇帝的侍从曾来锦州取走两大篓小菜,篓上系红绳,贴商标。小菜的这种包装一直沿袭至今。

解放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传统名产的恢复和发展,组织专人整理小菜的制作技术,安排种植计划,保证小菜的原料供应,把原小菜发展成包括小茄子、小黄瓜、芹菜、杏仁、豇豆、云豆、苤蓝、姜丝、地梨、油椒的“什锦小菜”。现在,锦州的什锦小菜年产量达到了100万斤,远销日本、泰国、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深受国内外顾客的欢迎。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热点排行>>
图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