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传统文化杂谈 > 哲学思想 >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产生的地理因素

文章主题:哲学思想  文章来源: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18-07-15 22:34:46

中国人最早生活在黄河流域,后来又扩大到长江流域,这一地理位置几千年来没有大的变化。由于这两条大河流域四周的自然环境十分恶劣:东面是大海,西面是高山沙漠,南面是“热带”丛林,北面是草原戈壁。以古人的生产能力很难生存,这些地域就成了限制中国人向外拓展的自然屏障。这使得中国人的生活区域具有封闭的内陆特征。在这种封闭的环境中,中国人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念,以为自己的生活区域是“天下”的中心,这是“中国”观念形成的根源。

人类最早的文明形态主要是农业文明,中国更是农业文明的代表。中国的农业文明是建立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基础上的。这种小农经济决定了中国的“乡土”社会特征。

由于要靠天吃饭,中国人对“天”有着复杂的情感。这种情感的复杂性在于中国人对“天”既“畏”又“敬”。“畏”是因为“天”是决定人的命运的最终力量,具有神的特征,因而要拜“天”、祭“天”,以求祖“上天”赐予风调雨顾。就连孔子都要说;“获罪于天,无所持也。”这种“畏”的情感是宗教性的。“敬”是因为“天”给人以好的收成,使人得以生存。这样来理解“天”,“天”就被赋予了道德屑性,所以(易传)中说:“天地之大德曰生”。由于“天地”具有道德属性,“天地”就成为道德的根源,也成为中国人效法的对象。

小农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中国人以家族为核心的经济组织形式,人们的社会关系表现为“差序格局”。在此基础上的社会组织是一种主要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乡村结构。由于人们的生活几乎绝对的依赖土地,在正常情况下人口很少流动,这使得中国人的乡村社会成为十分稳定的“熟悉人的世界”。这种社会的组织构造是中国宗法制和君主制社会制度的基础。

在一个“熟悉人的世界”里,人们之间的情感联系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这使得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人非常在意别人的评价,也就非常注意自己的形象,中国人爱“面子”的传统就源于此。正是由于这种缘故,中国人才非常重视自己的道德修养,同时,各种伦理信条成为维系社会秩序的主要力量。这也是中国哲学具有伦理特征的主要原因。

理解中国哲学的发生,不能忽视历史因素。在现代中国人的观念中,似乎中国哲学思想集中诞生的春秋战国时期就是中国历史的开端。事实上,在中国哲学思想产生之前,中国有历史记载的历史就有两千多年,如果加上传说中的黄帝、尧、舜、禹时代,中国的历史就更长了。在这几千年的历史中,中国的地理位置和社会结构设有大的变化。正是这种超常的时间积累,才孕育出了中国哲学的超常思想,而且这些思想一旦产生就具有了永恒性,成为后人难以逾越的高峰。

热点排行>>
图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