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传统文化杂谈 > 社会百科 >

在当今和平和发展的时代我们怎样作奉献

文章主题:社会百科  文章来源: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18-05-04 19:43:05

现在,“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和平和发展成为当代的时代潮流,想要横刀立马,“端起了土枪洋枪,挥动着大刀长矛”为祖国洒一腔热血的机会确实不多了,这是无数英烈梦寐以求的天大好事,这意味着中国是一盘散沙的时代结束了,帝国主义的铁蹄任意在中国领土上践踏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这是中国人民千百年来一直期盼并为之奋斗的结果。可这也让一些有着“英雄情结”的人,尤其是年轻人感到报国无门了,感到“报国无门空自怨,济时有策从谁吐”,感叹自己生不逢时,没有了奉献的机会,没有了为祖国洒一腔热血的机会,其实,这是错误的,我们每个人都有奉献的机会,关键是我们要舍得奉献。

20世纪50年代人们广为传颂着一个“老红军解甲归农”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土地革命吃过糠,抗日战争扛过枪,抗美援朝渡过江,解放战争负过伤”的解放军新疆军区后勤部长,少将甘祖昌。甘祖昌同志因在战争年代多次负伤,身体不好,组织上让他到大城市安心养病,但他不愿给组织上增加麻烦,经过再三请求,于1957年回到家乡莲花县洋桥乡务农。既不迷恋“帽子”和“位子”,也不贪图到大城市过“好日子”,用实际行动减轻国家的负担,这就是一个老革命在和平年代对国家,对人民的奉献。

杨善洲同志曾担任过保山地委书记,是“地厅级干部”。在一般人的眼睛里,杨善洲同志的“帽子”已经够大的了,“位子”也够高的了,1988年退休,按级别,他本可到昆明定居,安安逸逸、舒舒服服地安度晚年,但杨善洲同志放弃了过“好日子”的机会,自觉地选择了过“苦日子”,一头扎进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2年,建成面积5.6万亩,价值3亿元的林场,且将林场无偿上缴给国家,向国家和人民奉献了“票子”,这就是一个老同志对国家,对人民的奉献。

热点排行>>
图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