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与元明清的祠堂

文章主题:历史研究  文章来源: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20-02-21 16:30:56

宗祠,在元明清时期又称为“祠堂”,是供奉祖先牌位、定期举行祭祀的建筑物,是家族传统的象征。

原始社会末期,人类就有了崇拜祖先的祭祀活动。夏朝、商朝都建造了祖庙。周代,天子王公的祖庙称为“宗庙”,土大夫的祖庙称为“家庙”。《周礼》设定祭祖的规格:天予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而庶人只能“祭于寝”,就是说一般平民只能在自己的居室中祭祀祖先。周汉至唐宋两千年间,只有士大夫以上的人才能为本家族立祖庙。

到了元代,某些家族祭祖的祠堂已经出现。例如,据明初方孝儒《童氏族谱序》所载,浙江宁海童氏聚族而居,在元代(十四世纪)就“相与作祠堂以奉其先祖”。

明代嘉靖皇帝(公元1521-1566年在位)采纳大学士夏言的建议,打破了“庶人无庙”的古制规定,正式允许民间家族都可以建立祠堂。由此,在我国各地的城镇乡村,修家谱、建祠堂普遍流行了几百年,蔚为风气。顾炎武指出:明初以来,“爱宗散长之遭,达诸天下,其能以宗法训其家人立庙以祀者……往往皆有”(引自《华阴王氏宗祀记》)。

各家族的祠堂,或由族长直接管理,或由族中威望较高的人轮流担任管事。在祠堂里面,定期举行祭祖、团拜、续家谱等活动。此外,许多祠堂还设有“家学”为族中子弟开设课堂,聘请塾师,免费教育,又称为“义学”。

许多宗祠都起有“堂名”,又叫做“堂号”,一般是两个字,写成匾额,高悬于宗祠大堂之中。“堂名”往往被认为是这一支家族的代称,例如:台湾作家三毛(陈平的笔名)在《稻草人手记》一书中,写到自己的家谱和堂名:

“说起来我们陈家,因为得自先祖父陈公宗结的庇荫,世世代代书香门第,忠厚传家。家屋不多,家教却是富可敌国。我们的家谱《永春堂》里,不但记载子孙人数……各房子弟的道德品行更是写得清清楚楚。”

可见她的家谱,始祖是陈宗绪,原籍在浙江省宁波县。抗日战争期间,全家逃难到四川省重庆市(三毛——陈平就诞生在那里),胜利后返回江苏省南京市,后来又迁往台湾省。这一支陈家,就以“永春堂”作为自己的宗祠堂名,用来与别的陈家相区别。

必须说明的是:“堂名”或“堂号’,跟“郡望”是全然不同的两回事情。虽然,在某种情况下,某个宗祠可用籍贯地名作为自己的堂号,但毕竟有别于郡望。郡望乃是家族的祖籍,本族支系的发祥地,堂名、堂号则为宗祠徼号,出处往往来自诗文、史迹、典故。具体意义不同,历史来源也不同。但有些学者却不求甚解,将两者混为一谈,甚至写进书中,以讹传讹。例如台湾学者李牧华先生在《百家姓》注解的序言中说:“郡号,也叫郡望或望出,是该姓的发祥地,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姓氏堂号。”于是该书注解中全将“郡望”误当作“堂号”。这从根本上与事实不符,必须予以辨正。

热点排行>>
图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