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与氏的区别,古代的姓氏起源

文章主题:史学参考  文章来源: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20-02-19 16:24:37

姓是表示具有共同血缘关系的同一家族的标志,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关于姓氏起源,明代大学者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指出:“言姓者,本于五帝……自战国以下之人,以氏为姓,而五帝以来之姓亡矣。”由此可知,中国人是先有姓而后有氏的。

姓起源于母系社会,是一个氏族或部落的标志。从史料记载来看,远古的华夏民族在母系社会时,姓是以母系为中心,人们“但知有母,不知有父”,即便是三皇五帝,古文献也只述其母,而不载其父。故远古的姓多以“女”为偏旁。如“姚”、“姬”、“姒”、“妫”、“姜”等即是。《说文•女部》对姓的解释为:“姓,人所生也……因生以为姓,从女从生。”可见,“姓”保留着母系制的遗痕。

夏、商、周三代,远古部落及帝王之族有姓。后来由于子孙繁衍,一族分为若干分支散居各地,每支有一个特殊的称号作为标志,这就是氏。例如夏王姒姓,后来分出夏、曾、褒等氏;商王子姓,后来分出殷、时、边、宋等氏。这样,姓就成了旧有的族号,氏就成了后起的族号了。

《通鉴外纪》说:“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也就是说,姓用来区别不同的家族,“百世而不变”;氏用来区别同一家族子孙的不同支系,“一传而变也”。二者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

三代以前,姓、氏有别,其功能也不同。姓是用来“别婚姻”的。远古的人们在漫长的繁衍进程中逐渐发现,同一血统内的群婚乱交不利于后代繁殖,提出了“男女同姓,其生不蕃”的进化原理。因此,“同姓不婚”成为了一条社会法则,后来又纳入了礼制的轨道,人人都须遵循。这一点,应该说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所作的贡献。氏是用来“明贵贱”的。先秦时期,只有贵族才有氏。天子分封子弟为诸侯,诸侯分封子弟为卿大夫,都要赐“氏”。般即以受封赐的国名或采邑之名为氏,也有以官爵、居处或父祖的字为氏的。《通志•氏族一》中说:“三代之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妇人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

战国时期姓氏制度开始发生变化,秦末大乱以后姓与氏逐渐融合,汉代则通谓之姓,并且上至天子下至庶人均有姓,表明个人所出家族。“姓氏之称,自太史公始混而为一。”司马迁在《史记》中直接讲齐国姓姜,秦国姓赢,周王姓姬等,而不再严格区分姓与氏。历史发展到了今天,“姓”与“氏”已经完全融为一体了。

热点排行>>
图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