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堂号作为姓氏支派的代称有哪些社会功能

文章主题:史学参考  文章来源: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19-04-06 15:17:48

中国传统的姓氏文化,首先表现出来的社会心态就是对血缘关系的高度重视,堂号,作为姓氏支派的代称,堂名有如下社会功能:

古代的堂号

1、辨亲疏

血缘亲情是中国人特别注重的人际关系纽带。同姓同宗,自然是亲上加亲。通过堂名,人们一可以辨别同姓是否同宗,例如辨认吴郡张氏、清河张氏、范阳张氏、敦煌张氏之间的区别;二可以分析异姓之间是否存在亲绿关系,例如闽粤一带的翁、洪、江、方、龚、汪六姓,都有使用“六桂堂”堂号的,据此可以推论出六姓均为翁氏传人的历史真相。

2、明迁徒

由于自然灾害、疾病、战争等原因,中国历史上发生过多次的人口迁徒。例如明永乐年问,就发生过朝廷迁徒山西人口充实京期及川、陕、湖广地区的政府行为,民间也因此而有了“要问祖先来何处,洪洞城北大槐树”的寻根谣。对于很多因为年代久远、姓氏历史已面目不清的家族来说,堂号是他们辩明地域迁徒关系的主要线索和凭证。

分布于苏、闽、湘、川、赣等省的陈姓,多有以”顾川堂”为堂名的,据此,可推出他们均发源于颐川郡(今河南许昌)。南北各地以及海外都有王姓奉“太原堂”为堂号,这表明他们的老家同是山西太原。另有各地王性以“三槐堂”为堂号者,其堂名源自宋代山东萃县人王佑。王佑“尝手植三槐于庭,曰:吾子孙必有为三公者。后次子王旦位宰相。天下谓之三槐王氏。”根据“三槐堂”这一堂号,可以断定他们的故乡是在古苹县(今山东曹县)。

3、行教化

在古代,对民众施行道德伦理的教化是家族承担的重要社会责任。前面说到,堂名的命名,或是根据本族先祖的勇言强行,或是根据伦理纲常的基本概念。不管是哪一类,堂名本身,都可作为对家族成员进行道德教化的好教材。“四知堂”、“浩然堂”、“正气堂”等等,无疑是启发子孙良知的好“题材”。忠孝、敬爱、敦睦、祟德、承启、边远、思成、务本等堂名,也是教化后代待人接物、立身处世的基本守则。

热点排行>>
图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