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传统文化杂谈 > 社会百科 >

节俭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文章主题:社会百科  文章来源: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18-05-03 19:11:27

节俭不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心境,是一种生活方式,它和许多因素有关系。

节俭和经历有关系,但不是必然的关系。一般来说,出身贫寒的人比较节俭,而纨绔子弟则不注意节俭。西晋的何曾,出身名门,因父爵而当了宰相,他“性奢豪,务在华侈”,“帷帐车服,穷极绮丽,厨膳滋味,过于王者”“日食万钱,犹日无下箸处”。就是说,一天花一万钱吃喝,还说筷子没有可夹的菜。朱元璋出身贫寒,养成了节俭的习惯,当了皇帝后,要太监在皇宫墙边种菜,命令太监织造麻鞋、竹签自用,规定诸王子出城稍远,要骑马十分之七,步行十分之三。这是和他们的出身有一定的关系的。

也并不是出身贫寒的人就一定是节俭的人。李自成出身贫寒,在他基本上夺取了全国胜利,进入北京之后,个人欲望急剧膨胀,变本加厉地追求物质享受,大肆搜集金钱、财宝和美女,甚至连已经投降他的山海关总兵吴三桂的小老婆陈园园都不放过,结果是“冲天一怒为红颜”,直接导致吴三桂打开山海关,引清军人关,最后是李自成彻底垮了台,明朝彻底亡了国。

更不是出身富贵人家的人就不节俭。王安石出生在一个官吏家庭,父亲王益当过几任州县官,在那“一年清知府,十万白花银”的社会,王安石出身并不贫寒,应该“不差钱”。可他非常节俭,以至他的政敌、苏东坡的老爸苏洵在《辨奸论》中含沙射影地攻击他“衣臣虏之衣,食犬惫之食”“囚首丧面而谈诗书”。

节俭和钱得来的难易有一定的关系,但不是必然的关系。一般来说,钱来的越容易,花钱越大方,挣钱越辛苦,用钱越小气,但这也不是绝对的。

在封建社会,皇帝的钱来得最容易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在中国的帝王中,有过荒淫无耻,设“酒池肉林”的商纣王;也有过奢靡过度,连尿壶都镶满宝石的五代十国时候的后蜀孟昶。但也有过建造自己的陵墓一律用瓦器,不准用金银铜锡作装饰,不修高大的坟墓,即使是宠爱的妃子也不准穿长得拖地的衣服,帐子不准绣彩色花纹的汉文帝;有过把别人送给的镂金床销毁的明太祖朱元璋;有过龙袍不仅旧,而且打补丁的道光皇帝;还有过要御膳房“凡粥饭及肴馔等食,食毕有余者,切不可抛弃沟渠,或与服役下人食之。人不可食者,则哺猫狗。再不可用,则晒干以饲禽鸟,断不可委弃。朕派人稽查,如仍不悔改,必治以罪”的雍正皇帝。

西方一些成功企业家虽家境富裕,但依然对子女要求极严,从不给孩子太多的零花钱,甚至寒暑假还让孩子四处打工。这些成功企业家并不是苛求子女能为自己多赚一点钱,而是希望子女懂得每一分钱的来之不易,懂得俭朴和自立。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不准备将钱留给子女,而是要把自己的巨额遗产返还给社会,用于慈善事业。

热点排行>>
图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