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传统文化杂谈 > 社会百科 >

诚信的人得到人们的尊重

文章主题:社会百科  文章来源: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18-05-02 19:50:09

北宋政治家、诗人晏殊就是以诚信赢得人们的尊重的。

晏殊十四岁时,被江南按抚张知白作为神童举荐给当时的皇帝宋真宗。皇帝召见了他,准予他不经过会试就与一千多名考生同时参加殿试,这是极大的恩典。因为科举考试的流程是考生先要参加在县里或府里举行的“院试”,取得“生员”(秀才)的资格,第一名叫“案首”;再参加在省城举行的乡试,考中的称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举人到京参加会试,考中的叫“贡生”,第一名叫“会元”;最后是皇帝亲自参加的殿试,考中的叫进士,第一名是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如果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都考得第一名,也就是连续取得解元、会元、状元资格,就称“连中三元”。

卷子发下来后,晏殊发现试题是自己十天前刚练习过的,就如实向真宗报告,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宋真宗非常赞赏晏殊的诚实品质,便特赐他“同进士出身”。

北宋是中国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好的时代,可以说是太平盛世。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就表现了当时的盛况。当时,京城的大小官员经常郊游或宴会,享受生活。但晏殊不参加这类活动,独自闭门读书。宋真宗听在耳里,看在眼里,于是提升晏殊为教太子读书的东官官。这可是一个能够做到“天子门生,门生天子”的要职。太子继承大统,当了皇帝后,往往请自己的老师当宰相,帮助治理国家,因此,很多人都希望能够得到这个有着无限“官机”的职位。

宋真宗向群臣解释了选晏殊为东宫官的原因,说:“近来大家忙于游玩饮宴,只有晏殊闭门读书,如此自重谨慎,正是东官官合适的人选。”对皇帝的夸奖,晏殊并不美滋滋地欣然接受,而是实话实说:“我不是不喜欢玩,我也喜欢玩,只是家贫而已。如果我有钱,也早就参与宴游了。”这种诚信,消除了别人妒忌他的诱因,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诚信的晏殊特别注重对年轻人的培养,北宋名臣范仲淹、韩琦、欧阳修等都是他的门生,而苏轼兄弟及曾巩又是欧阳修的门生,在唐宋八大家中,晏殊的门生和门生的门生在八人占四人(欧阳修、苏轼、苏辙、曾巩),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了。

一个人诚实有信,就能够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占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便宜”,但为了这点便宜却毁了自己的声誉,这实在是最划不来的。

正是先哲圣人们的大力倡导和身体力行,使中华民族成为一个最讲究诚信的民族,诚信成为传统伦理的一种基本品质,成为一种个人生活的准则。湖北孙水林、孙东林兄弟俩是包工头,带领农民工外出务工,但他们从来都讲诚信,从不拖欠农民工的工资。2009年底,哥哥孙水林为赶在年前给农民工结清工钱,在返乡途中遭遇车祸遇难,农村有句俗话叫“人死账清”,正在许多人估计工钱可能打水漂的时候,弟弟孙东林在大年三十前一天,将工钱送到了农民工的手中,孙水林、孙东林被人们誉为“信义兄弟”。

热点排行>>
图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