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俾斯麦为什么说“中国必衰、日本必兴”

文章主题:野史趣闻  文章来源: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19-01-07 18:47:51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一再宣扬改良思想,认为中国已到了必须进行全面改革的时刻,改革自身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需要,但魏源眼里的总体改革仅是中国文化的自我调节,并没有学习和吸收西方文化价值体系的意思在里头。于是清朝末年戊戌维新时代的老新党,如梁启超所说的那样,人人都曾经崇拜过魏源一阵子。

可以说,《海国图志》勾起了清政府重塑大清帝国尊严的一点雄心,人们有许多的理由足以让自己相信,一旦中国像洋鬼子那样能够制造出先进的坚船利舰来,重新称雄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大好时光也行将重现。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30多年时间里,一场洋务运动应运而生了,这是对魏源兴国战略的一次实践,它从一开始就被传统文化的巨大阴影覆盖了。

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派出一个由军政大员组成的洋务考察团前往德国考察。德国是19世纪后期欧洲发展最快的国家,其蓬勃的势头有如旭日东升。恰巧日本政府派出的一支考察团也刚好在那里考察。中国考察团热衷于对洋枪洋炮和先进大机器的观察,他们在本子上密密麻麻地记录下了大量的资料,他们对技术之外的东西例如政治制度、企业管理经营制度及治国思想什么的一点也没有兴趣。

相反,日本考察团则除了留心先进技术之外,还刻意考察了德国迅速崛起的原因,它成为资本主义强国的基本原则、经营模式、政治制度及各种经验教训。

著名的强权人物德国的“铁血宰相”俾斯麦细心地注意到了上述情况,他认为中国人舍本求末不得发展之要,而日本人目光锐利务实求本,于是他耐人寻味地对身边的人预言道:几十年之后,中国必衰,日本必兴。

鸦片战争后魏源思想的种子逐渐在中国危机四伏的土地上生根发芽了,但是这颗种子并没有成长为想象中的参天大树,“石头投入河流会泛出涟漪,苹果种进肥沃的土壤会发芽成长。石头投入酱缸只会听到‘卟’的一声,苹果种进酱缸很少能发芽,即会发芽也无法成长,即会成长,结出的果实也使人沮丧。中国没有力量摆脱数千年累积下来渣滓废物的污染,这是中国的不幸。”

热点排行>>
图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