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人的“无湘不成军”

文章主题:野史趣闻  文章来源: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20-02-20 11:10:44

历史上,好斗的湖南人大都是些散兵游勇。除了一些出没有于湘西深山老林里的山林大盗之外,湖南人身上的杀气被掩盖起来没得到很好的发挥。他们的快刀都拿去杀猪烹牛去了,刀上闪出的光芒柔和而温暖,缺乏席卷山河的霸气。湖南文化显然缺乏军事传统,人们很少有组织军队攻城拔寨威风八面的时候。

在清朝之前湖南没出过什么功勋彪柄的军事人才。湖南人对战争并没有表现出太大的好感。

由于有长江天堑的庇护,加上远离富庶的江南地区,从战略上看湖南确实不是一块战争爆发的轴心地带,难怪辣劲十足的湖南人不喜欢舞弄枪棍,免得玩火自焚。

春秋时代威震天下的养由基百步穿杨的射箭技术可以射穿七层铠甲。西汉初年游侠出身的季布具有万夫不当之勇,在当时他是义气横天的游侠精神的化身,他崇高的威望被人们广泛传颂为“得黄金干两,不如得季布一诺”。在古兵器时代湖南出现一两个养由基、季布这样英雄了得的杰出人物也没什么值得奇怪的。

湘军在日薄西山的晚清出尽了风头:出现了曾国藩、左宗棠两个军机大学士;兵部尚书彭玉麟;位至总督的有15人,曾国藩、左宗棠、彭玉麟、李兴锐、杨载福、刘长佑、刘坤一、刘岳昭、曾国荃、魏兴焘、李鸿章、李瀚章、沈保桢、李宗羲;位至巡抚的有14人:胡林翼、江忠源、刘蓉,刘典、李续宾、李续宜、郭嵩焘、唐训方、江忠义、蒋益澧、陈士杰、田兴恕、刘锦棠、王之春。位至布政使、按察使、提督、总兵、参将、副将、州、府道员的更是不计其数。

一直到大清帝国在凄风苦雨中摇摇欲坠的19世纪中叶,湖南人气吞万里如虎的骁勇杀气才从鱼米飘香的洞庭湖上升起。湖南人的重拳一出手,“无湘不成军”的布局便很快在中匡形成了。

湘军的刀砍断了太平天匡的头颅,从此“无湘不成军”的格局开始形成。

热点排行>>
图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