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祭天大典怎样进行

文章主题:历史研究  文章来源: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19-01-26 23:14:43

我国祭祀天地的活动,可追溯到公元前二千多年的夏朝,古人对天地非常崇敬,帝王自称“天子”,每一个皇帝都把祭祀天地当成一项非常重要的政治活动。

到了清代,国家专门设置了礼部,统管国家祀典及所有涉“礼”事务。礼部太常寺具体负责坛庙的祭祀。祭天大典定于每年冬至这一天举行,它分为准备和典礼两个阶段。

古代的祭天大典

祭天之前,皇帝要在“斋宫”斋戒三天。“斋宫”位于西门南侧,坐西朝东,是皇帝来天坛祈谷祈天前,斋戒沐浴的地方。皇帝在这里斋戒沐浴,等待着祭天那一重要时刻的到来。

祭典的前一天,皇帝启驾出宫,在众臣及护卫人员的簇拥下,来到天坛。皇帝在祭天台的昭亨门外下辇,进行一系列的视察活动,然后返回斋宫。至此,祭天大典的准备工作全部就绪。

冬至当日凌晨四时一刻,隆重的祭天大典开始。皇帝在十位大臣的引导下,登上祭天台。斋宫的大钟敲响,告诫陪祭的百官、执事人员各就各位,各司其职。

祭天大典的第一项礼仪是燔柴迎帝神,由赞引官高唱赞歌。随后,人们将火炉上的柴草点燃,把敬献上天的一整只牛犊放到炉口焚烧。皇帝登上圜丘坛,向上天汇报过去一年中,社稷的情况和自己的功过,希望上天接受自己的盛情款待,恩赐给人间下一年的风调雨顺。这时,三支九丈九尺高的望灯照亮了圜丘,伴随着专为祭祀演奏的中和韶乐,夹杂着燔柴的香气,祭天大典结束了。

热点排行>>
图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