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经验表明:社会改革须讲时机(2)

文章主题:历史研究  文章来源: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19-01-12 17:39:18

只有在“洋务运动”、中日战争接连失败,又目睹日本战胜俄国之后,慈禧们才勉强承认自己的政治体制确有问题,接受康有为们的政治改革建言,启动“戊戌变法”。当时,连翁同稣的思想也发生180度转变,军机大臣孙家鼐说:“今日臣士愿变法者,十有六七,拘不通者,不过十之二三”,几乎没有一个人公开反对。但改革一实施,旧的利益集团立即感到受伤,马上变成强烈反对,慈禧便选择守旧,变法仅百日便流产,让谭嗣同等六位扁鹊身首异处。可见,这时机还早了些,还得多遭受几年苦难。

清统治者感觉更痛了,不得不承认军事、经济、文化都明显有问题了,才可能推出“洋务运动”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改革。但对于政治体制改革来说,时机仍未成熟。当时挺开放,直接聘用不久前的敌人——西洋人为清廷高官。这些洋官不想尸位素餐,积极调研,为清廷全面深入改革开放出谋划策。1865年11月,时任清廷海关总税务司的英国人赫德上呈《局外旁观论》,直言不讳称:“法本善而反恶,种种非是,以致万国之内,最驯顺之百姓,竟致处处不服变乱”,“视洋人以夷,待之如狗”,战败的根本原因“皆由智浅而欲轻人,力弱而欲伏人”,为此提出一系列建议。同时,英国公使馆参赞、著名汉学家威妥玛呈报《新议略论》,也坦言如果再不“借法自强,改革振兴”,“中华日后能否保其自主”将成问题。在提交这份改革建议书的时候,英国公使还特地发了一份外交照会,郑重督促清廷加速改革开放。清廷对这三份建言虽然感到刺耳,但不能不有所重视,便转发沿江沿海各省督抚,要求他们认真读一读,并将意见呈报中央。结果,地方高官出现两派:满族高官认为这两份建言是列强“求媚于中国”,建议不予理睬;汉族高官则认为“危词恫吓”,“傲慢之谈”,如左宗棠认为英国的“来复枪”还不如我们的土枪,刘坤一认为铁路、电报没什么实际用处。曾国藩的幕僚赵烈文在日记中记载:

见示洋人在总理衙门所递议论二篇,均言中国政治之不纲,不日将为万国之役,尽情丑诋,而托为友朋劝谏之语,欲中国改从其国之法,庶可自立……阅之令人发指。窥其意旨,盖以中国捻肆猖獗,兵力不敷,故敢为此恫喝,从之则堕其计中,不从则将来起等衅之端,随时皆有。

在这场大讨论中,我们看到的分明是千年前的扁鹊与蔡桓公。英国人想当“下医”,也热脸贴了冷屁股。历史证明,“中国政治之不纲,不日将为万国之役”的预判不虚。假如当时采信,那很可能避免了后来一连串战乱。

热点排行>>
图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