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断代工程中的四大天文确证(2)

文章主题:历史研究  文章来源: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18-08-07 21:54:55

日食与月食都是有严格规律可以推算的,所以可以为确定懿王元年的具体年代提供依据。但当时史学家与天文学家提出了六七种结果,争论仍然无法取得一致的结论。断代工程“天再旦专题组”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推导出“天再旦”现象的计算方法,确定了新的西周段的月行修正常数m后,再利用发生于1997年3月9日食的良机,在算出也可能发生“天再旦”的新疆北部地区组织了实际的验证,在广大天文爱好者的大力协助下,后来专题组收到了来自乌鲁木齐、石河子、塔城、阿勒泰、富蕴等18个地方的35份报告。完全证实了专题组的理论计算。如在阿勒泰的市区内,因它东边有一座高山,完全看不到日食的过程,但在日食发生时,本已大亮的天空突然变得漆黑一团,本已隐没了的星星又重新在空中闪烁,几分钟后天再重新光亮起来……专题组再搜索了从前1000年~前840年间,所有日食所能形成“天再旦”的区域,而其中只有发生于前899年4月21日的那次日食才能造成与史书相符的奇观,这个结论也得到了史学方面其他证据的支持,于是为断代工程接纳。由于懿王元年为前899年的确定,加上出土金文中四要素俱全的历日资料和西周王记录,西周列王的年代也由此得到了一一确认。

第三个验证是由五次月食,确定了商王武丁在位的确切年代。在《尚书•无逸》中明确记载商王武丁执政长达59年之久,但其具体的始末究竟是哪一时段却历来众说纷纭,20世纪40年代以来,几十位学者得到的结论竟多达44种。这次断代工程专题组通过深入的研究,得到了确切的结论:武丁在位的年代是从前1250年到前1192年。

第四项是否定了过去的一个谬传:1945年刘朝阳在《甲骨文之日珥观测记录》中认为卜辞中的“乙卯允明瞿,三舀食日,大星”中的“三舀”应理解为“三焰”,并进而以为这是日全食时所见到的日面边缘的火焰——日珥。他认为古人以为此火是日食之因,故有“三舀食日”之辞。1953年刘还进一步论证,这是公元前1302年6月5日发生于安阳地区的日食。当时在日面附近见到的“大星”应是水星。刘朝阳的这些考证曾获得了三项“世界之最”:最早的日食记录、最早的日珥记录及最早的日食与水星并见的记录。这次断代工程通过严格的论证,却完全否定了刘朝阳的结论。对此卜辞中的“食日”,实际上是表示从天明到午饭前的一个时段单位,而并不是日食,“大星”是指天气“大晴”,而再据那卜辞的上下文,正确的含意是:第一天有人问明月(乙卯)的天气,武丁根据占卜的情况说,不要陈放祭品,因为天要下雨。第二天(乙卯)早上果真是阴天,停止陈放祭品。到了下午,天气大睛。由此可见,它与天文现象根本风马牛不相干。

有十余位天文史家参加了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研究,其中席泽宗为首席科学家,起到了组织领导作用。陈久金为天文组组长。陈久金具体主持了西周金文历谱的研究工作,为推定西周诸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徐风先开创了殷末王祀的研究工作}张培瑜、江晓原承担了武王伐纣之年的研究重担;刘次沅主持了天再旦的研究工作。共同协作,完成了断代工程中与天文有关的研究项目。

热点排行>>
图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