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满族人口数量及其迁移过程

文章主题:史学参考  文章来源: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20-02-20 11:32:15

清初满族人口的内迁,是我国古代周边民族的最后一次较大规模的内迁。

满族是我国东北的古老民族之一,与金代的女真人同出自肃慎--靺鞨系统,主要生活在今吉林和辽宁两省交界的长白山一带。进入关内作战以前,满族人口所属的满洲八旗辖有人丁9.8万,如以一丁带4口计,大约有40万人。

满族

1644年(清顺治元年),入关的满族八旗壮丁大约有6.6万,也就是说有2/3的成员开始越过山海关,进入中原作战。此后,留居中原的满族八旗合其家属人口大约有26--27万,保持在本族人口的2/3左右。由于清政府对满族人口采取种种优抚的办法,鼓励其生育,到清代中期满族人口已增长数倍。

入关满族移民的绝大部分居住在首都北京,入关初期壮丁约有6.3万人,合家属约有25万人。到康熙后期(1692-1722年),丁壮已增长到约12万左右,以一丁带4口计,约有48万人。除北京外,其次是京都所在畿辅之地,大致相当今河北省、天津市,有满洲八旗约2万人。

此外,各省都有驻防八旗,以西安、杭州、江宁(今南京市)、荆州(今湖北江陵市)、广州、成都、绥远、庄浪(今甘肃永登县)、福州等地最为集中,都有相当数量的满族移民。清朝平定准噶尔部的叛乱以后,新疆也成为满族八旗的屯驻地之一,乾隆年间(1736-1795年)约有2万满族丁壮驻在新疆。

清朝统治者采取种种措施,以避免满族移民的汉化。他们将满人集中聚居在各地的满人居住区,并禁止满汉通婚。尽管这样,仍无法阻挡满族移民接受汉化的趋势。

清朝灭亡以后,关内满族人口的大部分都融合于汉族。

热点排行>>
图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