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李隆基的诗作水平如何?

文章主题:史学参考  文章来源: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20-02-19 23:14:40

唐玄宗李隆基存诗63首,仅次于太宗,这倒不是说皇帝只写过这么几首诗,许多诗作应是失传了。

唐玄宗李隆基在“开元之际,励精政事,海内殷盛,旁求宏硕,讲道艺文,贞观之风一朝复振。”《全唐诗》对玄宗的这一评价,在他的诗中也可得到反映。如《过晋阳宫》诗有句:“运革柞中否,时迁命兹符。顾循承丕构,怵惕多忧虞。…习俗问黎人,亲巡慰里阁。……艰难安可忘,欲去良踟蹰”表明自己既登高位,不但常怀怵惕忧虞之心,而外出巡行,还向黎人(民)询问习俗,慰问地方官员,最后一联既是对自己的勉励,又是对治理的思考。从中似可窥见唐太宗的遗风。

唐玄宗李隆基

在《赐诸州刺史以题座右》一诗中,玄宗对亲自挑选委任的11名州官谆谆告诫:

贤能既俟进,黎献实伫康。

视人当如子,爱人亦如伤。

讲学试诵论,阡陌劝耕桑。

虚誉不可饰,清知不可忘。

求名迹易见,安贞德自彰。

讼狱必以情,教民贵有常。

恤悼且存老,抚弱复绥强。

勉者各祗命,知予眷万方。

诗中提及的不可贪图“誉虚”(“政绩”),讼狱应“必以情”;要关爱孤独无依靠之人(恤),善待老人(存老),抚弱绥强,最后一联告勉即将履新的州官们要明白各自的使命,以深体皇帝眷眷万民之意。作为一个皇帝,对臣下的告诫能如此到位,可谓语重心长。综观全诗,对今日的领导者亦仍有一定的启示。充分显示出玄宗对治理地方与治理全国关系的认识,表示出“开元之治”自有其深刻的内在原因。

在《早登太行山中言志》中当他亲见“野老茅为屋,樵人薜作裳”时,自觉“凉德惭先哲,徽猷慕昔皇”,表白“不以今展义,何以冒垂堂”。

在《幸凤泉汤》更提出:“不重鸣歧凤,谁矜陈宝雄。愿将无限泽,沾沐众心同。”表示了泽被万民的意愿,并且深知“所宝者粟,所贵者贤”,自己当以“宵旰为怀,黎元在念”(《春中兴庆宫醅宴》序)。

“礼乐沿今古,文章革旧新。”这是玄宗在《集贤书院成,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得珍字》诗中两句,随着时代的前进,文章也在逐渐发生变革,较之贞观时代,开元时代诗风渐变,一方面七言诗渐多,诗的言语也更显通俗,题材也有所扩展,这在玄宗的诗中也可略见端倪,如《题梅妃画真》:

忆昔娇妃在紫宸,铅华不御得天真。

霜绡虽似当时态,争奈娇波不顾人。

梅妃之美,画像之真,玄宗的思念,无不跃然纸上,更难得的是吟诵朗朗上口,听者雅俗能赏。

《傀儡吟》似更进一步:

刻木牵线作老翁,鸡皮鹤发与真同。

须臾弄罢寂无事,还似人生一梦中。

将一场木偶戏描写得活灵活现,后一句更是意味深长。

总的来说,唐玄宗李隆基的诗作水平还是不错的。

热点排行>>
图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