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史小说产生于我国哪个时期

文章主题:文学常识  文章来源: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20-02-21 17:49:05

讲史小说是中国古代话本小说的一种,产生于宋元时期,成熟于明代。它以记叙历史故事、描写历史人物为主要内容,往往以前代正史、野史、民间故事传说为素材进行艺术加工而成,把历代的历史都变成了故事。有的故事较长,还要分几次才能讲完。这些讲史的故事很受时人欢迎。

从流传下来的《武王伐纣平话》、《东周列国志》、《隋唐演义》、《三国志平活》、《五代史平活》等看,随着讲史形式的发展,“讲史”小说已经开始有了后世章回体的雏形。

到了明代,“讲史”小说分成了两支,一是“历史演义”,如《东周列国志》、《三国演义》等;一为“英雄传奇”,如《水浒传》、《说岳全传》等。

“历史演义”多以正史为蓝本,以忠于史实相号召,这在仍是讲史的当时,颇有广告效应,因为人们喜欢听“真实”的故事。

“英雄传奇”也写历史人物,但多取材民间传说和野史,以虚构的成分居多。

讲史小说对于传播历史知识有着积极的意义,也出过一些凤毛麟角的作品,像我们熟知的《三国演义》、《隋唐演义》等,都是讲史作品中的经典之作。

其实,“小说”与“讲史”的结合给文学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它们影响了戏曲创作,如宋元南戏、元杂剧及明清传奇有许多作品取材于“说话”内容。如宋元话本中《京本通俗小说》中的《错斩崔宁》后来就发展成昆剧《十五贯》;它们也影响了小说创作,如《清平山堂话本》中的《陈巡检梅岭失妻》,其中出现善于变幻的“齐天大圣”的猿猴形象,与《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有联系;晚明时出现了许多“拟话本”,即“说话”体裁的仿作。如冯梦龙的《三言》、凌濛初的《二拍》、天然痴叟的《石点头》、古狂生的《醉醒石》等。著名的长篇巨制——罗贯中的《三国志通俗演义》与施耐庵的《水浒传》——就是在说话人创作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

热点排行>>
图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