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偏见 常见的偏见有哪些?(2)

文章主题:文学常识  文章来源: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18-05-24 20:50:43

民族偏见容易导致极端的种族主义,导致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之一就是极端的种族主义:日本的战争狂人认定大和民族是亚洲最优秀的民族,而其他国家的民族都是“猪猡”,是“病夫”,从而接二连三地对亚洲许多围家发动侵略战争,实行“三光”政策(烧光、杀光、抢光).使包括中国人民在内的亚洲人民承受了巨大的灾难,这些战争狂人们也没有什么好下场,在东京大审判时被送上了绞刑架,永远被钉在了耻辱架上。

希特勒认为他们日耳曼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其他民族都是劣等民族。他甚至把出过马克思、爱因斯坦等杰出人物的犹太民族看做是劣等民族,应当从世界上消失。正是希特勒满脑袋的民族歧视,导致他惨无人道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屠杀了数百万无辜的犹太人,也才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联合国通过181号决议,同意成立以色列国和巴勒斯坦国,再次引发了中东的民族之间的相互歧视、对立和战争。

四是地位偏见。地位偏见是最多的偏见。俗话说的“天干扯早闪,穷人讲白话”“人穷志短,马瘦毛长”“为富不仁”都是地位偏见。

现在的地位偏见常表现在对官员的评价上。《左传》的《曹刿论战》记载了一个故事:齐国进攻鲁国,曹刿自告奋勇要去当参谋,老乡劝他说:“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所谓“肉食者”,就是掌大权的官员,当时大家都比较穷,只有当官的才可能经常吃肉,所以人们用“肉食者”来代表他们。本来,报效国家是公民的光荣责任,可曹刿偏不从这方面讲,却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个“肉食者鄙”,就把当官的都当成了小人,一个“未能远谋”就是把当官的都说成了白痴。这大约是最早见诸文字的“仇官心理”。

现在,腐败是我国面临的一个很大的社会问题,成克杰、胡长清等一个个被绳之以法,可一些处于弱势的人产生了地位偏见,认为“十官九贪”,前些年,能够坐小车的几乎都是官员,有人在仇官心理的驱使下,编出了“打开车门往里看,坐着一车贪污犯,先枪毙,后审判,没有一个冤枉案”的顺口溜。现在,小车已经普及,车里坐的不都是官员了,并且这种说法太偏激,弄不好要对簿公堂,于是有人委婉地说:“我不敢说某某个是贪官,但打死我我也不敢说,也不愿说某某是清官。”其实还是一竹竿刷倒一大片人。

反之,有人认为地位高的都站得高看得远。心理学中有一个“威信效应”,所谓威信效应,就是人们对某人的崇拜、景仰和信任而导致听其言、信其道并竭力维护其权威的现象。由于威信效应的存在,导致了地位偏见。某地有一位企业负责人把秘书为他写的“职工要陶冶情操”读成“陶治情操”,明明读错了,可就有人辩护说:“陶治情操比陶冶情操的力度大”,你看,我们都是说“治理”而不说“冶理”。这种马屁兼偏见实在令人啼笑皆非。

热点排行>>
图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