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传统住宅--口袋房万字炕

文章主题:文学常识  文章来源: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18-11-25 12:51:04

满族传统住宅一般三间房或五间房,多在最东面一间南侧开门,或在五间的东起第二间开门。整座房屋形似口袋,因此称作“口袋房”,进门的一间是灶房,西侧居室则是两间或三间相连。开门的一间称“外屋”、“堂屋”;西面屋又称“上屋”,上屋里南、西、北三面筑有“兀”字形大土坯炕,叫做“万字炕”,民间俗称为“弯子炕”,也有叫做“蔓枝炕”。室内南北炕与屋的长度相等,俗称“连二炕”或“连三炕”。因是供人起居坐卧的,炕面宽五尺多,又叫“南北大炕”或“对面炕”,正面的西炕较窄,供摆放物品之用。炕之间的空地称为“屋地”。

实际上,室内的大部分平面空间都被炕占据,所以人们的室内生活主要是在炕上。家里进来客人,首先请到炕上坐;平日吃饭、读书写字都是在炕桌上;孩子们抓“嘎拉哈”、弹杏核、翻绳(俗称“改股”)等游戏也是在炕上玩。

由于冬天多在室内活动以及需要取暖驱寒,这就需要炕具有足够的面积。一般南、北炕为大炕,东端接伙房炉灶,西炕为窄炕,下通烟道。三炕各有不同的使用习俗,南北炕也称“对面炕”,是人们起居坐卧的主要场所。南炕因在南窗下,冬季阳光可直射其上,比较暖和,在旧时老少几代同居一室的大家庭中,是家中长辈居住之处,其最热乎的“炕头儿”位置(靠近连炕锅灶的一侧),供家中辈分最高的主人或尊贵的客人寝卧;北炕冬季阳光不易直射,较为阴冷些,往往住晚辈或用来存放粮食,北炕墙上供置放宗谱的谱匣。南炕梢一般放描金红柜,北炕梢陈设一只与炕同宽的长木箱,俗称檀箱,内放被褥和枕头。

北炕上常放一张小炕桌,冬令时,常放一只泥制或铁制的火盆;西炕最重要,一般人不能坐,连贵宾挚友也不能坐。因为在西炕墙上端供着神圣的“窝萨库”——祖宗板。平时不许在上面任意跺踏或存放杂物,否则便是对祖宗的大不敬,会亵渎神灵,要遭到惩罚和报应。在满族人中,一直流行着一种观念:家中所有的人在室内做任何事,都不应该对供在西墙上的“祖宗”有所隐瞒。为了便于让祖宗时刻监督后世子孙的家居言行,因而有必要将室内设置得宽敞些。另外,为了更好地在家中举行萨满活动,也需要有一个宽敞的舞台。

过去许多满族人家,儿子娶妻生子后,仍与父母同住一室。为避免不便,常是把两三开间的居室用木板糊纸作“软间壁”,从炕面到房梁栅成里外两个空间,也有的是在相应位置设活动的栅板,白天撤去,晚间安放。此外,在与炕沿平行的正上方,从棚顶吊下一根长杆,称为“幔杆子”,用以悬挂幔帐,晚间睡觉时可以放下,避免头顶受风着凉,也可以起到南北炕之间的遮挡作用。

热点排行>>
图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