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传统文化杂谈 > 民族风情 >

满族人结婚前后的那点儿讲究(3)

文章主题:民族风情  文章来源: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19-02-06 22:00:02

清代满族男青年18岁便去当兵,或在军营结婚,姑娘必须远嫁。若两家距离较远(当时满汉不通婚,找本族门当户对的人家结亲亦非易事,故常远处联姻),新娘常先一日到夫家所在地,住在“下宿”。打“下宿”时要给“压炕钱”。亦有女家送亲,男家娶亲,长长的婚程由两家平均负担的情况。双方喜车相遇谓之“插”车。要由送亲兄长抱新娘送至男方娶亲车上,将新妇娶回。车夫要交换鞭子,以为纪念。遇官轿,则喜车喜轿,概不让路,官轿(车)给喜车让路。

满族拜天地,叫拜北斗。到院中或洞房(或帐篷)前,新郎用秤杆或马鞭将红巾挑下置帐顶,每过一门,都将高粱口袋放在门槛上,上放马鞭,使新娘跨过,谓之“步步登高”、“步步平安”。坐帐亦登高粱口袋上炕。坐帐亦曰“坐福(斧)”,夫妻南向并坐,席下置斧,“斧”谐“福”音,故亦俗称“坐福”。之后是开脸、祝吉。祝吉,昔是由萨满致祭,唱“合婚歌”(后改为族长致祭),一对新人跪神桌接受祝福。也有只新郎一人受吉,新娘坐福不动者。新娘要坐到日落之前,小姑或小叔拉一把才下地,曰“看日红”。此时所念吉利语是:“小叔子(小姑子)拉一把,又有骡子又有马,”

入夜行合卺礼,吃子孙饽饽(饺子)。行礼时由全福人斟满两杯酒,新婚夫妇各呷一口,互换酒杯,再饮一口,即为“合卺礼”。接着吃子孙饽饽和长寿面,然后两人争坐被上,居先者为吉。古时满族娶亲,新婚之夜要宿在临时帐篷中,颇有北朝婚俗初夜宿“青庐”的遗风。入洞房时新郎有“绕帐求宿”(三圈)仪式。必待新娘允诺才好进帐,否则就多绕几圈。后此俗已废,不再设帐。满族一向敬祖,新妇入门不久,有穿婆婆鞋溯河而上,以寓沿老人来路走,“慎终追远”之义。此类古俗早已不存,但长春一带今日结婚,仍有新妇下汽车后穿婆婆鞋入洞房的新俗,想是往昔“穿婆婆鞋,溯河而上”的满族古俗的演变。又结婚时送亲女家也有给新郎家送酒、粉条、大葱、红枣的习俗,取意“夫妻久长、福寿绵长、聪明伶俐、早生贵子”的意思。其他拜祖、闹洞房、吃子孙饺子、长寿面,三日或七日回门,满月后新娘住对月(在娘家住一个月),归时给公婆及姊妹们带回“针线活”馈赠等习俗,与汉族大同小异。

热点排行>>
图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