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传统文化杂谈 > 民族风情 >

侗族的风俗习惯详解

文章主题:民族风情  文章来源: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19-01-06 13:43:13

侗族(侗语作 gaeml)据传是古代越人的后裔,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也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在唐代就已成为单一民族载于史册,自明清以来,侗族又被称为“僚人”、“侗僚”、“峒人”、“洞蛮”、“峒苗”或“夷人”。民国时期称为“侗家”,新中国成立以后称为侗族。

侗族自古信仰多神,崇拜自然物,古树、巨石、水井、桥梁均属崇拜对象。以女性神“萨岁”(意为创立村寨的始祖母)为至高无上之神,每个村寨都建立“萨岁庙”。以鸡卜、草卜、卵卜、螺卜、米卜、卦卜测定吉凶。有的地方受汉族影响,还信汉族的一些神。相信灵魂不死。佛教也有流传,有庵堂寺庙,但信奉的人不多。基督教、天主教也曾传入,但信奉者也不多。

黔东南肇兴侗寨鼓楼

侗族的村落依山傍水,聚族而居,大寨三、四百户,小寨三、五十户,极少单家独户。以南部地区最富有特色。村头寨尾多蓄有古树,溪流上横跨“风雨桥”(俗称花桥),寨中鱼塘四布。按族姓聚居,鼓楼耸立其间。住“干栏”房,楼上住人,楼下关养牲畜和堆置杂物。

鼓楼是侗族人民希望和精神的寄托,也是全寨政治、文化、娱乐和社交的中心。一是侗寨的标志;二是侗族族姓的标志(如肇兴五个房族五座鼓楼);三是侗族群众休闲的场所;四是年轻人社交的场合;五是接待客人的地方;六是集会议事的重地;七是传递信息或报警的工具(登楼击鼓)。

黔东南肇兴侗族村寨稻田风光

侗族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林木,林业以产杉木著称。以生产鱼粳稻为主,选育栽培有本民族独特优质的水稻品系——“香禾糯”(kam sweet rice);善用稻田养鱼,创造和传承了以“稻鱼鸭共生”为特点的侗乡有机农业文化遗产。

所以,大多数地区的侗族人以大米为主要食物,平坝地区以粳米为主,山区则多食糯米。且糯米种类繁多,如红糯、黑糯、白糯、秃壳糯、旱地糯等等,其中香禾糯最有名。他们将各种米制成白米饭、花米饭、光粥、花粥、粽子、糍粑等,吃时不用筷子,用手将饭捏成团食用,称为“吃抟饭”。

大部分地区日食三餐,也有部分地方有日食四餐之习,即两茶两饭。两茶是指侗族民间特有的油茶。油茶是用茶叶、花、炒花生(或酥黄豆)、糯米饭,加肉或猪下水、盐、葱花等为原料(有的地方还加菠菜竹蒿),制成的汤状稀食,既能解渴,又能充饥,故常称“吃油茶”。在侗家人的心目中:糯米饭最香,甜米酒最醇,腌酸菜最可口,叶子烟最提神,酒歌最好听,宴席上最欢腾。

热点排行>>
图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