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传统文化杂谈 > 哲学思想 >

中国的儒学是富人的宗教,不是穷人的宗教

文章主题:哲学思想  文章来源: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19-01-15 20:18:26

历史上陈硕真、张角、韩山童等人为什么不像信仰道教、佛教、白莲教、回教、天主教之类宗教那样信仰“儒教”呢?

主观上,孔子的思想体系本来就没想去约束陈硕真们,孔子明说“礼不下庶人”。然而,庶人可不受孔子思想体系的约束!“有奶便是娘”,高兴就做顺民良民,一旦生活艰难便做刁民暴民。饱读儒书的人一旦不如意,也会愤然将孔子的思想体系砸个稀烂。

客观上,儒家那一套礼也让平民百姓消受不了。庶民如果也要守孝三年,不早饿死了吗?“三纲五常”是深入群众了,因为宗法制度无孔不入,不忠不孝历代被列为“十恶不赦”之首,《大清律例》还将处死“不贞”女人的权力下放到宗族,我们常听说族长将奸淫男女用猪笼装去沉江之类的故事,但实际上不可能普遍。如《福建通志》上的贞女泰宁罗氏,足不出户,悬夫像于房,每食必奠,竟然“五十余年未尝一启口笑”。闽县王氏,奔未婚夫已死的婆家,独居小楼,饮食从窗口吊竹筐上下,还毁容自残。这是庶民家庭能够做到的吗?就算有那个贞洁之心,也没那个财力。

在安徽乡村,迄今可以看到一些高大的“贞节牌坊”。这些牌坊描写留给我们这样的印象:“一人节烈,全家光荣”,甚至全族、全村都光荣,所以人人争当,唯恐当不上。实际上并非如此!

我还从福建清流旧县志上读到一段愤愤不平的议论:贞烈之坊,与忠孝并荣,亦甚矣!而世之言曰:“今之节妇皆甘节,而非苦节也;皆富妇,而非贫妇也。若其贫矣,子孙弱且夭,奚其节?”然而报节妇者,又必隐其甘而托于苦,匿其富而捏为贫,而其饮冰茹蘖者,方阗然。闺中饮烟不举,惟是剖心良人,自明不负而已,岂能与富争甘苦哉?

该志披露:父老曰“当修志时,无润笔者不书”。原来,当节妇烈女还得富贵,得行贿!如此反人性而又虚假的东西,怎么可能让那些不吃皇粮的庶民信服呢?

热点排行>>
图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