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纵连横关联人物主要有哪些

文章主题:成语典故  文章来源: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18-08-06 17:00:45

秦国自商鞅变法后,国力日益强胜。跃居诸强之首,推行了扩张吞并政策。其余六国之中,各有强弱,其间也有雄心勃勃者,齐楚两国较为明显。为争取兼并战争的胜利,他们都展开了联合与反联合的斗争。各国为自己的利益,不断调整对外政策,既没有固定的盟友,也没有不变的仇敌。但总的说秦以外的六国(史称山东六国)都惧怕被强秦吞并。这就为一些策士提供了施展才能的舞台,其中代表人物有张仪、公孙衍、苏秦等人。张仪是魏国贵族子弟,他曾与苏秦一起拜鬼谷子为师,研习合纵、连横之术。

合纵连横

公元前329年,张仪入秦,得到秦惠王重用。在他的建议下,秦国攻占了魏国的曲沃(今山西闻喜县东)、平周(今山西介休西)。泰国东进取胜威胁着山东六国的安全。于是六国联合抗秦的议论甚为高昂,为首的便是公孙衍。他原是魏国阴晋(今陕西华阴)人,做过秦相,因受张仪排挤而回到魏国,于公元前319年挂魏国相印,便提倡以合纵对抗泰国。次年,魏、赵、韩、燕、楚五国推楚为合纵长,联合伐秦。但因各国利害差异较大,缓急也不相同,楚、燕对合纵消极,故实际上只有韩、赵、魏三国出兵,被秦战败损失八万多人。第一次合纵抗秦失败。此后,秦往南用兵,灭亡了蜀国和其他邻近小国;同时向三晋(韩、赵、魏)进攻,控制了韩、魏两国内政,与齐、楚形成了两个对立集团。

在合纵、连横斗争中,一些弱小国家恐惧不安,无论是合纵或是连横,它们都随时可能被大国吞食。因此,它们也利用游说之士,造就有利于本国之势。燕昭王起用苏秦就是此一显著标志。苏秦给燕昭王制定的策略是使齐西劳于宋,南疲于楚,消耗齐的力量,转移齐妄图灭燕的视线。昭王同意此计,随即派苏秦去齐进行反间活动。苏秦得到了齐王的重视,遂派他奔走于各诸侯国之间,发动合纵,结果促成了齐、韩、赵、魏、燕五国的联合,齐、秦连横的关系随之恶化。公元前287年,五国联军组成就序,但都逗留于荣阳、成皋一带,并不西进。原因是各国同床异梦,各有企图,五国合纵名存实亡。公元前286年,齐乘六国内乱灭宋,引起韩、赵、魏、楚的严重不安。秦窥见这一时机约各国攻齐,连下其九城;第二年,秦、韩、赵、魏、燕又联合攻齐,大败齐军于济西。燕昭王还乘机派乐毅率军从齐的北部攻入其境内,齐几乎亡国。

至此,苏秦反间胜齐的计谋完全实现。但他的真实身份和目的也暴露无遗,齐王用车裂酷刑将其杀害。此后,齐国一蹶不振,秦国独强于诸侯,山东六国坐以待毙,昭示着全中国的统一。

热点排行>>
图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