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京剧——常见京剧术语解读(2)

文章主题:传统艺术  文章来源: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20-01-30 19:46:45

对儿戏:指两个演员在一出戏中扮演分量不相上下的两个人物。如《坐宫》中的杨四郎和铁镜公主,是老生和青衣的对儿戏。《赤桑镇》则是花脸和老旦的对儿戏。

重头戏:指在唱念做打等方面见功夫的剧目。如《望江亭》是青衣唱工重头戏,《铁笼山》是靠把武生的重头戏。

风火戏:指一个剧目中,有四五个以上表演分量不相上下的行当角色,显现出整体的实力。有时也称群戏。如《群英会》、《龙凤呈祥》、《四郎探母》等。

垫戏:指在原定的演出剧目外,由于误场、等人或演出时间不足等原因而临时增加的剧目。多为人少、戏短、化装简便的剧目。

连台本戏:指连日接演的整本大戏。少者几本连演数天,多者几十本连演数月甚至几年。一般来说,它剧情连贯,通俗易懂,文武兼备,且使用机关布景,受到观众欢迎。

唱工戏:指以演唱为主的剧目,往往可以充分发挥演员的演唱技巧。如《文昭关》、《锁麟囊》、《二进宫》等。

做工戏:指以念白、表演和舞蹈动作为主要手段,来刻画人物,展示情节和主题的剧曰。其中也有唱,但所占比例不大。如《拾玉镯》、《红娘》等。

应工戏:一作应功戏。一指演员演自己所学和所担任本行当的戏。另一指剧目主要人物的行当归属。

对台戏:亦称打对台。指水平不相上下的两个剧团,在同一时期、相近的地点,演出相同或相近的剧目,一争高低。

对戏:京剧的传统剧曰程式性强,套路严格,所以演出前一般无须排练,演员之间只要互相沟通一下即可,称为对戏。如戏词或表演有冲突,必须迁就主角。主角负有对配角指导和帮助的义务。

蹲底戏:指结尾有足够的戏剧矛盾,并能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的剧曰。

封箱戏:旧时京剧戏班的习俗。每年农历岁末,戏班都要封箱休息。封箱前的最后一场戏称封箱戏。由演员们各演拿手戏一出,最后一出则反串合演。除本班演员外,还邀请外班演员参加。剧目多选择风趣火爆的。

抢戏:亦称搅戏。指演员在台上演出时,不顾剧情,不顾人物,一味地卖弄,突出自己。既搅了别人的戏,又破坏了整个舞台气氛。

掐戏:指演出时因演出时间过长,临时把戏整段地略去不演。

应节戏:逢时过节,剧团特意演出与节令相适应的剧目作为庆祝。如端午节演《白蛇传》,七夕演《牛郎织女》,中秋节演《嫦娥奔月》等。

累功戏:指唱念做打有一定难度的剧目。与之相对的则称“歇功戏”。

戏料:一是指演员的扮相、嗓音、气质等天赋艺术条件,二是指剧本的戏剧性。

戏肩膀:指演员在台上演出时,对鼓师或同台演员的交代和暗示,使鼓师或同台演员了解自己的意图,做到配合默契。

戏包袱:亦称戏篓子。指戏曲知识丰富,肚子里会演很多戏的戏曲艺人。一般说来都是年岁较大的老艺人。

热点排行>>
图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