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南通地区的山歌号子

文章主题:传统艺术  文章来源: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18-10-28 18:50:23

过去,在南通地区,随时随地都能够听到歌声,长有长调,短有短曲,各行各业各种营生,都有相应的山歌号子,如车水号子、打麦号子、迎亲号子、打夯号子、行船号子、搬运号子、造屋号子、椎车号子、削草号子乃至拾粪号子等。

南通地方的山歌号子之所以能够这么多,是有其历史原因的。南通地区的成陆时间前后达数百年,据考是在唐代以后陆续为泥沙冲积而成。最先长起来的是一块块的滩地,完全连成一片则是明代以后的事了。最初的移民也是在不同的时间来到这里的,他们来自各方,将各个地方的风俗习惯带到这里。人们在最初的滩地上居住、营生,随着泥沙的淤积,滩地逐渐地扩大、连接起来,最初的居住地慢慢地形成了自然村落。土地的连接,使得交通便利了起来,各种风俗习惯虽有交流,但多种曲调各异的山歌号子却依然在各自的方言区域内流传了下来。

过去在南通民间有许多的对歌场和赛歌台,逢时过节人们均以演唱民歌为趣。农历三月初三,南通乡间亦时兴踏青,并在此时举办山歌会,多以材为单位进行。相邻的几个村各自选出几个好嗓子,以村旁小河边的柳树林为歌台,开口便唱。一天下来,虽有输赢,但赛歌各方均高兴而归。六月伏天,江南的农民来南通狼山进香,边走边唱山歌,行至南通地区,沿途乡镇的农村妇女多有出来与之对歌,非尽兴不能让路。烧盐古镇石港的歌台是南通地区最为有名的,每年六月的都天庙会期间,各县的歌手云集石港镇东的二贤祠对歌,远道来的听者自带吃食,彻夜不散。

本世纪初,清代最后的状元、南通籍实业家张謇在盛产棉花的南通地区办了数个棉纺织厂——大生一厂、副厂、三厂、八厂等。这几个厂都建在郊区,工厂在当地吸收了大批的农村妇女进厂当纺织工人。这些妇女虽然离开了土地,但却将她们的歌声带进了工厂里,她们用传统的曲调来表现新的生活,从而孕育了具有特色的工厂民歌,厂里的女工们将其叫作山歌——谣谣儿。大生一厂的退休老工人说,在她们年轻的时候,很喜欢唱谣谣儿。“捻根纱来起个头,小妹山歌呒尽头”。当时女工们的家多在农村,离工厂很远,一般要步行十几里路才能走到。上夜班时,小姐妹们结成伴儿,一路走一路唱以壮胆量。劳动时唱歌谣,能够消除疲劳。工厂的业余生活比较贫乏,女工们在工余及过年过节时,也多以唱歌谣来交流感情,打发时间。

在纺织工人中间流传的纱厂歌谣,形式多样,生动地反映了农村妇女成为纺织工人之后在思想上、感情上所产生的变化;深刻地反映了纺织工人生活的多个侧面;也广泛地记录了时代和生活的变迁。既是民间艺术作品,也是社会史的研究资料。

解放后,工人的生产环境和生活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传统的歌谣在工厂里已不再流传,而被工人群众的丰富的文化活动所取代。山歌民谣的曲调则被发展成为一种新的戏曲形式——山歌剧。这些由工人群众创作的反映新生活的山歌剧,有着广泛的社会文化基础,从而受到人们的欢迎。

热点排行>>
图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