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阳泉市境内的平定迓鼓简介

文章主题:传统艺术  文章来源: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18-07-04 22:33:14

在山西省阳泉市境内流传着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迓鼓。迓鼓,因鼓而名,但它不仅仅表现民间锣鼓艺术,还与舞蹈、音乐、说唱紧密融合,是一项古老的综合艺术品种。据宋代彭乘《续墨客挥犀》卷二十记载:“王子醇(通远军使)初平熙河,边陲宁静,讲武之暇,因教军士为迓鼓戏。数年间,遂盛行于世。其举动舞装之状,与优人之词,皆子醇初制也。”又说:“子醇初与西(西夏)人对阵,兵未交,子醇命军士百余人,装为迓鼓队绕出阵前,虏见皆愕眙。进兵奋击,大破之。”

据史料记载,彭乘是宋仁宗(1023-1063年)时期的人,在他的笔记小说中出现宋哲宗绍圣年间(1094-1097年)的故事,说明他活的岁数不小。这些史料证明迓鼓始于北宋,距今已有九百多年历史。元代陶宗仪《辍耕录》所载“金院本”中,有“迓鼓二郎”、“河转迓鼓”名目,又证明迓鼓已演变为一种小型的歌舞形式。

宋代迓鼓出现于军中,元代时已进入宫廷和勾栏瓦舍;随着戏剧的兴起,元明之际便流入民间,演变成元宵节百姓娱乐的民间社火艺术形态。元代张可久《幽居次韵》说:“撺断著小丫环舞元宵鼓,摸索着大肚皮装村酒葫芦。”明代朱有炖《黄钟醉花阴》散曲云:“放烟火,烘烘接太微;舞迓鼓,欢声恰似雷。”

清代文人俞樾在《茶香室续钞》卷七“村里迓鼓”条下说:“宋人乐苑,有衙鼓格图,官衙严鼓之节也,衙讹为迓。曲名村里迓鼓者,以村里而效官衙。”俞樾也说迓鼓源于宋代,但他认为迓鼓名称是“衙”的讹传,未必能让人信服。

流传于阳泉市郊的一则民间传说称,当年宋太祖(赵匡胤)战高平,攻河东城,久攻不克,制迓鼓以鼓舞士气,于是民间遂有迓鼓流传。平定一带则传说,宋太祖被困城中,乔装成倡优,边歌边舞混出城外,幸免于难,于是有迓鼓传世。

据当地老人的口碑,迓鼓在清代末年广泛流传于井芝峪、洼岭、西川、东川、柏井、土岭头、张庄、立壁、东白岸、三泉等村庄,各村都有迓鼓队,活跃至民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三泉村的迓鼓队还深入敌占区宣传群众,为抗战出过力。迓鼓形制略扁,鼓面直径33厘米,腔高15厘米,带挎于颈,鼓置腹前,表演时边敲边舞。

迓鼓因艺术表现形式不同而区分为文迓鼓和武迓鼓两种。武迓鼓是成套锣鼓乐与演阵相结合的表演,采用象征性手法,表现战争生活。由21名男性演员扮作梁山好汉,各操一件打击乐器(迓鼓9面,银锣、小镲、铙、钹各2面,云锣4面),演出各种行军或破阵的场面。整体表演由“耍回”和“走阵”两部分组成。“耍回”表现战前将士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的情态,伴奏锣鼓曲目有《狗相咬》、《头回》、《大磨面》、《大过街》等。“走阵”通过队形(阵法)的变换,表现攻城略地的过程,阵法有“剪股阵”、“四人阵”、“老龙盘窝”、“八人阵”、“蜗牛阵”、“六郎回头”、“烧纸阵”等。文迓鼓在清末时只用3人表演,一人扮“傻毛儿”,敲小锣,以说唱为主;一人扮“大姑娘”,手持折扇、绸绢,以舞为主;一人扮“老太婆”,右肩斜挎扁鼓,鼓环上固定一片小镲,右手执棰敲鼓,左手握镲相击,以伴奏为主。民国初期,文迓鼓表演增加为8人,后来又增加为12人。不论人数多少,均以说唱故事为主。

热点排行>>
图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