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因姓名相同而带来的麻烦

文章主题:野史趣闻  文章来源: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19-04-29 22:32:15

不论是翻检前史,还是环顾四周,人们都会发现同名现象比比皆是。古人注意到这一点,很早便有人留意搜集整理,汇纂成册,以便查寻甄别。

南北朝时的粱元帝萧绎,不务皇帝的正业,军国大事漫不经意,却偏偏来操此等闲心,撰成《古今同姓名录》一部。之后唐人陆善经、元人叶森加以续补,共收同姓名382个,1307人。

清乾隆年间,浙江学人汪祖辉编成《九史同姓名略》,从新旧唐书,新旧五代史,宋、辽、金、元、明史这九部正史中爬梳出同姓名10812个,共计三万余人。

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十二里也记载了许多异代同姓名和同代同姓名的例子,如异代同姓名:汉、晋有张华、王育、王卓、孔安国、刘琨、李充、谢安、刘毅、孟观、陈午、张衡、马融、胡广、张纲;汉、魏有贾逵、王肃、李广、张陵、刘陶、郭宪;汉、梁有董仲舒、朱买臣、李膺、王琳。又如同代同姓名:晋人有两刘毅,两周抚,两孙秀,两解系;唐人有两张昌宗;宋人有两曹辅,两王存,两吴革,两王襄。

民国年间,四川学者彭作桢在其女秋霞、冬雪的协助下辑著完成《古今同姓名大辞典》,1936年由北京好望书店出版。该书充分吸纳前人的成果,又广为增补、辨析,共收录从先秦直至现代同姓名16000个,涉403姓、56700人之多。从书中我们可以查出不同时代的25个张元,26个刘嘉,39个李信,71个王佐。

如果说这些人名影响不大的话,那么书中揭示的2个曹操,4个周瑜,7个赵云以及4个张作霖,2个张学良等等,就足以警醒人们小心谨慎,不要闹出笑话来。春秋战国之时有2个公孙龙,一个是孔子弟子,楚国人,字少石;另一个比他晚了一百多年,是名家的代表人物,赵国人,字子秉,曾提出“白马非马”的著名观点。司马迁没有将二者区分开,事迹记载混为一谈,给巨著《史记》留下了白璧微瑕,实在令人遗憾。

唐宪宗时有两个李益,一位是诗人,与李贺齐名,擅长边塞诗,写过“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夜上受降城闻笛》)等传世作品,被宪宗召为秘书少监。另一位也出入朝廷,不过官职却是太子庶子。为了区别两人,人们称前者为文章李益,后者为门户李益。

“毛遂自荐”的成语妇孺皆知。毛遂自荐随平原君出使楚国,以“强于百万之师”的“三寸之舌”,说服楚王出兵援赵。事成以后,平原君“以为上客”。不久,有人报告,毛遂不慎跌入井里淹死了:野人毛遂坠井而死,客以告平原君。平原君曰:“嗟乎天丧予矣!”既而知野人毛遂,非平原君客也。

平原君冤枉悲痛了一场,都是同名惹的祸。说到这里,我们不禁感叹道:同名问题何其久,同名烦恼何其多!进入近现代以后,人口剧增,同姓名现象更为司空见惯,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更多的麻烦。

热点排行>>
图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