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做“汤”的历史

文章主题:野史趣闻  文章来源: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19-01-26 22:28:04

“宁可食无肉,不可食无汤”,由此可见,“汤”已成为中华饮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汤是指将食物或药物主要以煎煮去渣取汁的方式制成的液体。

我国最早的医书《灵枢经•邪客篇》中就有治疗目不瞑的半夏汤,晋代皇甫谧撰写的《针灸甲乙经》自序中“伊尹……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的记载,说明我国早在商周时代已开始应用汤液。汉代张仲景著《伤寒论》一书中113个方,就有95个方是汤液,可见汤液在汉代就很盛行了。

汤属流质,能很快被胃肠吸收和利用,使血液稀释、血管扩张,进而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心、肝、胆、胰和肾脏功能,刺激内分泌。不同的汤,具有不同的养生保健功能。明代戏剧理论家李渔认为,靠汤下饭、咽菜还在其次,重要是养生“养生之法,食贵能消;饭得羹而即消,其理易见,故善养生者,吃饭不可无羹”。

一般看来,一种食物的养分经过煨炖,大都能溶于汤中,这跟煎熬草药如出一辙,因此显得珍贵。宋人黄庭坚、苏东坡爱喝一种“养生长松汤”,说是:“一饮须教百年千岁”。大学者朱熹则爱喝一种“罗汉汤”,称“从遣山僧煮罗汉,未妨分我一杯汤”。

还有一种“仙茅汤”,被道士们视为喝之成仙的灵物,连范成大在江西玉虚观喝过后也说:“白云堆里仙茅飞,香味芳辛胜五芝”。在我国还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一天一碗汤,神仙都不当。”人们对汤的钟爱可见一斑。

热点排行>>
图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