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讳是什么意思?古代关于“避讳”的那点事儿

文章主题:史学参考  文章来源: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19-02-08 12:03:41

“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现象。约起于周,成于秦,兴盛于唐宋,到了清代更加完密。当时,人们对皇帝或尊长是不能直呼或直书其名的,否则一旦犯讳就有坐牢甚至丧命的危险。

避讳常见的方法一般有三种:改字法,即遇到要避讳的字时使用其他别字代替;空字法,遇到要避讳的字时空缺不写;缺笔法,当遇到要避讳的字时,在该字上少写一笔。这样一来,中国历史上就出现了不少人名、地名或事物的称谓改头换面的奇特现象。避讳的对象通常有四类:帝王、长官、圣贤、长辈。

避讳是什么意思

避帝王讳时,对当代及本朝历代皇帝之名都要规避。如秦始皇时,为避“嬴政”之名,阴历一月不叫“政月”而改音“正月”;光武帝刘秀时,秀才被称为茂才;乾隆时,为避讳顺治帝福临之名,下诏门联中不许有五福临门的字样;吕后当权时,臣子们遇到“雉”时要改称野鸡。

避长官讳,即下属要讳长官本人及其父祖的名讳。据陆游《老学庵笔记》载,宋代田登做州官,自讳其名,州中皆谓“灯”为“火”。上元节放灯,州吏贴出榜文云:“本州依例放火三日。”民谚“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即来源于此。

避圣贤讳,是表达对至圣先师孔子和亚圣孟子的尊崇。有的朝代也避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周公、老子之名等。避长辈,即避父母和祖父母之名。唐代诗人李贺之父名晋,“晋”与“进”同音,李贺竟因此一生不能举进士。《红楼梦》中林黛玉之母叫贾敏,故林黛玉凡是遇到“敏”字都读成“米”或“密”。南朝宋范晔的父亲名泰,故范晔作《后汉书》时改称郭泰为郭太,郑泰为郑太。又如苏轼的祖父名序,苏洵即改文章中的“序”为“引”,苏轼为人作序时又写作“题首”。

六朝时甚重礼学,甚至有闻讳而哭的习俗。朋友之间晤谈,若冒犯对方家讳,闻之者即依礼而哭。《世说新语•任诞》载:东晋桓玄初任洗马时,有客祝贺,客嫌酒冷,乃频呼温酒来,而玄父名温,玄因客犯其家讳,当席而哭,客扫兴而去。

除了名姓之讳,后来连皇帝的属相都要避讳,这一来出了许多让人啼笑皆非的笑话。如宋徽宗因为属狗,天下之狗便走了运,有旨禁止天下杀狗。元仁宗属鸡,于是降旨禁止在大都市内提到鸡。买鸡卖鸡,都要抱鸡而行,不得倒提。明武宗姓朱,属猪,于是禁止民间养猪。此令一出,全国的猪几乎绝种。清代慈禧太后属羊,于是朝中有令,不能说“养羊”、“杀羊”一类的话。慈禧太后吃羊肉时,称羊肉为“福肉”、“寿肉”,令人捧腹不已。

热点排行>>
图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