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印度佛教的兴起与印度古代文化

文章主题:史学参考  文章来源: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19-08-18 17:43:46

佛教产生于古代印度的列国时代。在古印度的奴隶制时代,存在着为奴隶主阶段服务的婆罗门教。婆罗门教是多神教,崇拜全知全能的梵天(婆罗门)大神,相信天堂和轮回,且有烦冗的礼拜仪式,是为婆罗门等级服务的宗教。

随着列国纷争,刹帝利等级的日益强大,他们便不满于婆罗门等级的特权,随着经济的发展,作为大商人的上层吠陀阶层也希望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这样,以反对婆罗门教为旗帜的佛教与耆那教便应运而生。

佛教创始人乔答摩.悉达多(公元前557——公元前477年)是印度释伽族迦比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相传他29岁时痛感人世生、老、病、死各种苦恼,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及其梵天创世说教,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道,遍访名师,初无所获,经过六年苦行,在佛陀伽耶菩提树下"成道",觉悟到世间无常和缘起诸理,即在鹿野苑开始传教,为信徒说苦、集、灭、道"四谛"及正见等"八正道",佛经称为"初转法轮".其后45年间,在中印度各地游行教化,广得信徒,都尊他为佛陀——觉悟者。

本民族的人尊称他为释迦牟尼——释迦族的圣人。

佛教宣传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教的等级观念,所以在下层民众中很快得到信仰,后经阿育王宏扬,传遍亚洲各地,终于成为世界性宗教。

古代印度文学的发展,与其历史发展与宗教演变相适应,可分为吠陀时期与史诗时期。吠陀时期约在公元前15世纪到公元前5世纪,产生了著名的《吠陀本集》与解释《吠陀本集》的《梵书》——《森林书》与《奥义书》。

史诗时期约在公元前4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左右,相当于列国后期到统一时代,产生了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以及影响广泛的佛教文学。

热点排行>>
图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