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迁都北京后是如何经营北方地区的

文章主题:史学参考  文章来源: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18-03-06 16:34:10

清迁都北京之举是考虑入主中原,像元一样建立王朝。多尔衮在奏请迁都时称:“燕京势据形胜,乃古兴王之地,有明建都之所。”其在与反对者争辩中曾说:“先帝尝言,若得北京,当即徙都,以图进取。”可见,清企图入主中原,早有预谋。

清王朝入主中原,定都北京,并未定陪都,但却建了一个实际上的陪都,即承德的避暑山庄。避暑山庄恰好位于北京与围场之间。为保持军队的战斗力,保存皇家、贵族的骑马战斗习俗,清王朝经常在围场举行围猎。同时,与满族原住东北相比,北京暑天比较热,皇家往往需避暑。因此,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开始于承德建避暑山庄。

其实,建立避暑山庄亦与当时形势有关。在清王朝定都之后,刚刚在各地消灭明的残余势力与民众反抗,又接着一些国内外的战乱,这使清王朝受到很大影响。康熙即位的十二年(1673年)即发生南方的三藩之乱,直到康熙二十年(1681年)才平定。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收复台湾,完成了中国的统一。南方稳定后,康熙就开始解决俄罗斯对我国东北的侵犯。

在明末,俄罗斯就入侵到我国黑龙江流域一带。康熙早在1671年即开始准备驱逐侵略者,保卫其祖宗的发祥地。在收复台湾后的第3年(1685年)就起兵,于1685年和1686年两次击败俄军在雅克萨城的守卫,迫使俄军要求和谈。终于在1 689年双方签订《尼布楚条约》,保护了我国黑龙江流域的疆土。

可是,在《尼布楚条约》以后,我国西北与蒙古高原于17世纪后半叶出现噶尔丹之乱,动乱所涉地区包括外蒙古、内蒙古和新疆广大地区,向东危及清的基地,向南有威胁北京之可能。同时,噶尔丹与俄罗斯相勾结,如不及时平定,影响甚大。为此,康熙于二十九年(1690年)至三十六年(1697年)3次率兵亲征,才平定噶尔丹之乱,保卫了边疆。

北方边疆的安全对清王朝的稳定十分重要,而这些地区属少数民族居住地,搞好民族关系是能否实现稳定的关键。在承德建立避暑山庄,即是以狩猎形式聚会西北各少数民族首领、加强内聚力的重要措施。在避暑山庄周围建立少数民族所奉行的宗教的八庙,也是尊重少数民族文化,使其暑期共同避暑时,有进行自己宗教生活、风俗之场所。

少数民族的上层习惯于该地生活,文化受到尊重,内聚力自然增强,对民族团结、国家稳定和兴旺至关重要。这种起着特殊作用、有其实而无其名的陪都可以说是清王朝的一个创举,也是游牧民族聚会于无固定建筑物的草原上的一种固定形式。

在这个农牧交错、有山有水之地,建立起各种建筑风格的宫殿、寺庙等,其布局、构思、风貌,从各方面讲,都可以说是文化景观上的杰作。

热点排行>>
图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