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官员的官服简介

文章主题:史学参考  文章来源: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18-10-12 22:08:08

宋代官服分为祭服、朝服、公服、时服、戎服、丧服等。

其中朝服,在宋代的名字又叫具服,用于重大典礼朝会,如册封、侍柯、元旦、冬至等。基本的搭配为冠、交领、裙裳大带、革带、佩、绶等。区别最大的就是冠,天子公服为通天冠,太子为远游冠,臣子则按品级佩戴进贤冠、貂蝉冠、獬豸冠。大臣们的公服其搭配基本可以为上身穿朱衣,下身系朱裳,里面穿着白花罗中单,束以大带,再以革带系绯罗蔽膝,方心曲领,挂玉剑、玉佩、锦绶,穿白绫袜黑色皮履。

这个搭配是六品之上的官员,六品以下只要刨去中单、佩剑及锦绶就可以了。所以说,一身红彤彤的包大人,顶着一张黑锅底一样的脸,效果的确是有点惊悚,这样的官服只有狄青那种传闻面相清秀白皙的英武青年穿起来才比较赏心悦目。

其实还有一个方法能够快速地区分官职的大小,那就是数冠上梁的条数,冠上梁越多,说明官越大。宋代前期最多是五条梁,到了后期,最高等级就变成了七粱冠,只要顺着往下数,基本分清楚这人官职大小是毫不困难的事情。

宋朝百官常朝视事,皆穿公服,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官服”。基本就是常见的那种曲领大袖,腰间束以铐带,头戴幞头,脚穿靴或革履。这身衣服基本就是隋唐时候平时穿的常服。到了宋代,改了改就变成了上朝用的制服。

值得注意的是,头上戴的东西绝对不能大意,幞头有软脚和硬翅两种,公服的幞头,都是硬翅的,而穿便服才能戴软脚幞头。朝服上最容易让人搞清楚等级的就是铸带,所谓铐带就是系在外衣外面用来扎紧衣服并且还能悬挂一些随身物件的腰带。铐带的本体都是皮革所制,由带轾、带跨、带头、带尾四部分组成。用来区分等级的主要是靠带子上钉着的装饰牌子的质地重量和花纹。

据《宋史•舆服志》记载,镑带“有玉、有金、有银、有犀,其下铜、铁、角、石、墨玉之类,各有等差。民庶及郡县吏伎术等人皆得服之”,“大抵贵者以金,贱者以银,富者尚侈,贫者尚俭”。这些牌饰有圆形、方形、椭圆形及鸡心形。根据《中国服饰史》一书:“灭子及皇太子用玉,大臣用金,亲王、勋旧间赐以玉,次则金镀银、犀(通天犀除外,犀又有上等与次等二种,以枯、件为区别)、银,其下则铜、铁、角、黑玉之类。

按元丰官制,侍从官、给事中以上乃得服金带。又按故事,学士以上方得服金带。所以在宋代能束金带者颇以为荣,如既得金带而又得佩金鱼袋,则谓之曰重金,那就更为显要了。”

一般官员使用的腰带,分为金带、金涂银带、金束带、金涂银束带等。金带五种,分别为毽路、荔支(御仙花)、师蛮、海捷、宝藏;金涂银带十种,分别为天王、八仙、犀牛、宝瓶、荔支、师蛮、海捷、双鹿、行虎、寝面;金束带八种,分别为荔支、师蛮、犀牛、海捷、戏童、胡荽、凤子、宝相花;金涂银束带四种,分别为:犀牛、双鹿、野马、胡荽。合计二十七种花纹。而同一种花纹又有不同重量即二十五两、二十两、十五两和十两的区别。

热点排行>>
图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