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的历史记忆

文章主题:史学参考  文章来源: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20-02-17 19:50:12

洪洞县位于山西省西南部,临汾盆地北端。明代洪洞古大槐树处曾先后大规模移民18次,是海内外数以亿计的大槐树移民后裔寻根祭祖的圣地。600多年来,民间盛传谣谚:“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洪洞大槐树被视为中华民族的“图腾”,被亿万华人奉为“祖根”与“家乡”。

大槐树

史籍记录,明洪武年间(1368-1398)至永乐年间(1403—1424)长达50多年间,明朝政府有组织、有计划的大规模移民共有18次。《洪洞县志》记:“明洪武永乐间,屡移山西民于滁和、北平、山东、河南等处,树下为荟萃之所”,并在“广济寺设局驻员,发给凭照川资”。广济寺建于唐贞观二年,寺院宏大,殿宇巍峨,房舍宽广,常驻驿官办理四方来往的公务差事。在广济寺旁有一株“树身数围荫遮数亩”的汉槐,阳关古道从树荫下通过。汾河滩的鹳鹊在树权间构巢垒窝,每当冬季叶落枝枯之时,老鹳窝星罗棋布,甚为壮观。

山西洪洞大槐树

明代移民时,便在广济寺大槐树下集结移民,编排迁徙。每有迁民依依惜别,一步三回头,老远处仍能望见大槐树上的老鹳窝。

据统计,洪洞大槐树移民姓氏共计881个,移民分布18个省市、498个县(市)。不仅中原、北方广大地域为重点移民区,东南沿海地区及海内外客家中也有部分大槐树移民后裔。如今大槐树移民后裔己遍及神州,甚至可以说全球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洪洞大槐树移民后裔。

洪洞大槐树

洪洞大槐树移民处的古大槐树、碑亭等,作为大槐树移民祭祖的文化载体,见证了这一民族迁徙的辉煌历史事件,也见证了六百多年来一代代一辈辈移民后裔来大槐树下寻根祭祖的热烈场景。广济寺在明代就已被汾水冲毁,古大槐树被汾水冲断后,在东边同根处又孳生出第二代根树,历经四百年后,于1974年被飓风吹倒,而北边同根处孳生的第三代槐树,现今枝繁叶茂,已有百年历史了。

清末时,洪洞贾村景大启在山东曹州任官,交游甚广,与许多洪洞大槐树移民后裔相识,经与山东长山县官司吏刘子林、河南杞县告老还乡的贺柏寿(均为洪洞籍)共议,遂修建经幢、石塔、长廊、木枋、茶亭,并于原古大槐树旧址立碑、建造碑亭,古大槐树处初具规模。民国十年(1921)景大启撰《古大槐树志》、十八年(1929)代县柳荣任洪洞知事时重修《古大槐树志》,二十年(1931)洪洞人柴汝桢等人编成《增广山西洪洞古大槐树志》。新中国成立后,1988年,张玉吉、林中园、张青等著《洪洞古大槐树志》,时年80岁的傅振伦为之作序;1991年,洪洞县举办第一届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节,至今已举办十五届,届届成功,年年升温,洪洞移民文化开始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热点排行>>
图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