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立了“诊籍”制度的淳于意

文章主题:历史人物  文章来源: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19-03-23 20:41:33

诊籍,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病历”。记录病历在今天的医疗过程中是一件十分平常的事,是对一个合格的医生最低的要求,但是当初诊籍的创立可不是一件易事。

汉文帝时期有个名叫淳于意的人,他的许多亲属都因为无钱治病而过早地离开了人世,面对悲惨的现实,他决定自己学医来挽救病人的生命。于是,淳于意拜于名医公孙光门下,公孙光非常喜欢淳于意的谦虚好学,很器重他,就把自己的精方、妙方全部传授给了他。

淳于意对于医学界最大的贡献就是创立了“诊籍”制度,在他给人治病的同时,总是把病人的病情和自己诊断处理的方法记下来。当时人们把这称为“诊籍”;现在我们称它为“病历”。这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案记录,而且比西方诊籍的创立早数百年之久。

在这些“病历“中,淳于意一共记录了25个病例,详细地记载了患者姓名、年龄、性别、职业、籍贯、疾病症状、脉象、诊断、治疗方式等情况,从中反映了淳于意的医疗学术思想。在淳于意的“诊籍”中,还如实地记录了治疗效果:在25例患者中,有10例医治无效死亡,其中涉及现代医学的消化、泌尿、呼吸、心血管、内分泌、传染病、外科、妇科、儿科等。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医家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

淳于意在当时不但是一位著名的医学家,而且还是一位热心于传播医学教育的倡导者,他广收弟子,精心传授,培养了许多著名的医学家,如:宋邑、高期、王禹、杜信等,是文献记载中,秦汉时期收徒最多的一位医学家,为医学的传播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淳于意在“诊籍”中不仅记录了自己的成功病例,也承认有诊断错误的时候,在应对汉文帝的询问时,淳于意坦率回答说:“我不是一个诊断完全正确的医生。”他在“诊籍”中还真实地报告了治疗效果:25例患者有10例医治无效而死亡,这种对病历记载的认真和忠实态度,对于后世医家重视医案记录有很大的影响。

热点排行>>
图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