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奸臣李义府的文彩飞扬

文章主题:历史人物  文章来源: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20-02-17 12:09:54

一位对古代史深有研究的哲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在中国,君子与小人争斗,大凡以阴柔人物取胜。其实,这一社会现象,汉代的民谣,“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就早已用形象的比喻揭露无遗了。

在众多的阴柔人物中,唐朝的李义府可算是一个出类拔萃的角色。李义府是瀛洲饶阳人,善于作文。经几位大臣的推荐,唐太宗召见了他,并令他当场作《咏鸟诗》,以检验其文才。李义府不假思索,立即口吟一首,诗的后四句是:“日里飚朝彩,琴中闻夜啼。上林多少树,不借一枝栖”。前两句描写飞鸟沐浴在太阳的光辉之中,实则是歌颂皇恩浩荡;后两句借咏鸟,巧妙地向太宗讨官。上林是皇家御苑,在御苑珍贵的树林中借得一枝以栖身,就是请求皇上在众多的朝官中恩赐一职。撇开诗的内容不说,诗的技巧确实高妙:既紧扣了咏物的题目,又跳出了所咏之物的局限。把不便于直说的私欲表达得明白无误,而又不露痕迹。典雅得体,委婉含蓄。唐太宗一听,极为高兴又极其慷慨地说:“我当全林借汝,岂借一枝耶?”大有好官任其挑选之意。皇上如此许愿,仕途自然可望扶摇直上。所以“左右羡之”(《隋唐佳话》卷中)。不久,李义府就提拔为监察御史,后又提为太子舍人,加崇贤馆直学士。

李义府做太子舍人不久,就向太子上了一篇《承华箴》。箴是一种文体,有警示、劝诫、勉励诸意义。其中有这样几句:“勿轻小善,积小而名自厢;勿轻微行,累微而身自正。佞谀有类,邪巧多方。其萌不绝,其害必彰”。言简意深,堂皇谠直。前两句,很容易使人想起刘备对太子的谆谆教戒:“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想起魏徵的名言:“有国有家者,其兴也必由于积善,其亡也皆在于积恶。”(《贞观政要》卷四)后两句,简直就是贞观初年,唐太宗与魏征等人一段对话的缩写。

据《政要》卷六载:某日,太宗与二三大臣论政,太宗说:“朕观前代谗佞之徒,皆国之蟊贼也。或巧言令色,朋党比周;若暗主庸君,莫不以之迷惑,忠臣孝子所以泣血衔冤。故丛兰欲茂,秋风败之;王者欲明,谗人蔽之。”魏徵回答说:“臣尝观自古有国有家者,若曲受谗谮,妄害忠良,必宗庙丘墟,市朝霜露矣。”可见,太宗君臣对佞臣之害是持有警惕的,他也经常用这些道理告诫诸子,所以太子读了《承华箴》后,立即表上其文,唐太宗对李义府“优诏赐帛四十匹,又令预撰《晋书》”,以奖励李义府扶掖训导太子有方。

不幸的是,唐太宗与魏徵所论说的古代有国有家者的悲剧,就在他们论说之时,已在唐朝廷播下了种子,长出了苗叶。唐太宗没有识别出来,李义府就是一个典型的“谗佞之徒”。后人在总结李义府的为人时写道:“貌柔恭,与人言,嬉怡微笑,而阴贼褊忌著于心,凡忤意者,皆中伤之。”因此时人号之为“笑中刀”,而且他往往是用软刀子杀人,“柔而害物”,故又称他为“人猫”。

热点排行>>
图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