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马屁的由来,“拍马屁”源于蒙古族的风俗

文章主题:文学常识  文章来源: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20-02-17 19:25:35

“拍马屁”源于蒙古族的风俗:蒙古族以畜牧为生,牧民们常以养得骏马为荣。人们牵着马相遇时,常要拍拍对方马的屁股,随口夸上几声“好马”,以博得马主人的欢心,这种客套话后来变了味,成了奉承、讨好的代名词。

拍马屁

西南一些地方把拍马屁叫“捧泡”,把拍马屁的人叫做“泡客”或“捧泡匠”。这里的“泡”是猪尿泡。猪尿泡这东西,臭烘烘的,没有什么价值,轻飘飘的,没有什么重量,过去是没有人问津的,杀猪后丢给小孩,吹饱气像现在的气球一样提着玩。这么个东西却要把它正儿八经地“捧”起来,简直就是拿着鸡毛当令箭了。更有甚者,把“捧泡匠”的行为称之为“抬泡捧卵”,这就更有藐视和蔑视的意味了。

拍马屁的由来

真正算得上职业捧泡匠的人,不是很多,但是势利心理却是普遍存在的: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到某座寺庙中去游玩。这座庙的方丈看到来人穿戴寻常,坐在自己的位子上没有动,只是半闭着眼睛,懒洋洋地说:“坐”,要小和尚给他端茶,说:“茶”。苏东坡没有坐,而是叫站在一边的小和尚拿“功德簿”来,表示要捐钱。听说要捐钱,方丈马上睁开了眼睛,热情地站了起来对苏东坡说:“请坐”,又吩咐小和尚:“上茶”。苏东坡捐了钱后,写下“东坡居士”的落款。看到落款,方丈吓了一跳,眼睛睁得像黄牛铃铛一样大,死死地望着苏东坡,原来这个穿着平常的人竟是天下闻名的大学士苏轼,向他深施了一礼,满脸堆笑地说:“请上坐”,又急忙吩咐小和尚:“快快,上好茶”。

为了利用名人效应扩大影响,好吸引香客掏腰包,方丈再三要求位在宋代“苏黄米蔡”四大书法家之首的苏轼留下墨宝。苏东坡于是笑着提笔写下一联:坐,请坐,请上坐;茶,上茶,上好茶。

这个故事有不同的版本,有人说是明代才子解缙,有人说是唐朝白居易,有人说是清代郑板桥,电视剧《宰相刘罗锅》中干脆说是刘墉,是谁,已经无关紧要了。

新中国成立前,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化学工程与化学博士、我国著名的化学家曾昭抡先生在中央大学做化学系主任,由于他平时埋头搞学问,因此很多人不认识他,甚至连校长也不认识他。有一次,校长朱家骅博士召集各系主任开会,由于他认不得曾昭抡,看他衣着平常,就说:“去把你们系主任找来开会。”曾昭抡没有答话,扭头走了出来,回宿舍卷铺盖走人,到北京大学化学系作了主任。朱家骅何许人也?中国教育界、学术界的泰斗、外交界的耆宿、中国近代地质学的奠基人、柏林大学博士,在国民党政府中任过教育部长、行政院副院长、科研院(科学院)院长。

连六根清净的老和尚和才高八斗的大学者都有势利心理,何况我们芸芸众生,可见,势利是人性的一个弱点。由于势利是人性的弱点,因此能克服势利这个人性弱点的人,当官的一定是清官,做吏的一定是廉吏,普通人一定是正人君子。

热点排行>>
图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