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传统文化杂谈 > 民族风情 >

德昂族服饰特点简介

文章主题:民族风情  文章来源: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18-05-29 16:16:13

历史上,德昂族曾被称为“扑子”、“茫人”、“蒲人”等称呼,自清代起,称为“崩龙”,解放后民族识别时沿用了“崩龙”这个名称,后来根据本民族意愿称为”德昂族”。下面我们了解一下德昂族服饰特点。

德昂族男子服饰

德昂族男子服饰

德昂族男性的服装较为简朴。少年儿童上着翻领的青布对襟衣,下着半短裤。年龄在7岁以下者戴瓜皮小帽,帽镶银泡、银币和银佛,帽顶系上一核桃大的红色绒球。从13岁至结婚前的男子,上装是双层领的青布大襟衣,外层白领沿边装饰五彩小绒球,大襟衣多用银泡和银币作纽扣,襟边镶些小绒球。左耳戴竹叶形小银片和耳筒,佩戴银项圈,头包花色毛巾,裤子宽短。他们外出时,喜佩带长刀、背漂亮的挎包。中年男子服装与青年略同,用藏青或白布包头,不佩戴银耳筒、项圈,衣襟上不钉五色绒球等。老年人的穿着比较随便,但一般喜欢用青布裹腿。

德昂族妇女服饰

德昂族妇女服饰

德昂族的服饰十分富有自己的特色。德昂族女子上身穿蓝色或黑色的紧身短衣,下穿式样新颖大方、花色艳丽长裙。不同支系的妇女,多用裙边横织的线条颜色加以区别。红德昂是红黑相间的颜色;花德昂则镶有四条白色带子,其中又插有五寸宽的红布相饰;黑德昂所穿的黑筒裙上织有几条深红色的布带,其间又衬夹着几小条白色带子。红德昂和花德昂支系的妇女剃头后用黑布包裹,喜戴大耳环,银项圈,穿蓝、黑色对襟短上衣,襟边镶两道红布条,下摆边沿用红、绿、黄三色小绒球装饰。

德昂族的藤篾腰箍

德昂族的藤篾腰箍

唐代史书早已记载着德昂族的先民——茫人部落以“藤篾缠腰”为饰,这一装束,历经宋、元、明、清千载流传一直到现在。德昂族的姑娘成年后,在腰部佩带上五六圈或十余圈,甚至二三十圈藤篾制的“腰箍”。这些“腰箍”,宽窄粗细不一,多漆成红、黑、黄、绿诸色,有的上面刻着各种花纹图案,有的还包上银或锡片,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光,鲜艳夺目。德昂族认为姑娘身上佩带的“腰箍”越多,做得越精致,越说明这个姑娘勤劳、聪明、有智慧,也表明这个姑娘心灵美好。所以,德昂族的妇女都佩带腰箍,并以此为荣。

由于腰箍体现了妇女们的美德,因此,在青年男女社交期间,小伙子为了获得姑娘的爱情,往往费尽心思,精心地制作有动植物图案和花纹的“藤篾腰箍”,送给自己心爱的姑娘佩带,于是“藤篾腰箍”又成了青年男女爱情的信物。

热点排行>>
图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