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传统文化杂谈 > 民俗文化 >

旧时广西地区“放排”的回忆

文章主题:民俗文化  文章来源: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19-02-11 21:32:38

所谓“放排”,是借助水流运送木材的一种方式。一般应用于通航的河流。其大小根据河宽及水深而异。

在广西某些山区,林业是重要的生产项目。越城岭、都庞岭、元宝山、大瑶山、十万大山、九万大山、岑王老山、大明山、大客山、六万大山、云开大山等都是南方重要林区。主要的树种有杉、松、竹、油桐、油茶、茶叶、棕、八角、桂和各种纤维木(山棉皮、九层皮、谷树等)。

放排

木材生产出来,则扎木排放。放运木排一般在春季涨水时节。三江排以里程长短分排型大小,有柳州排、梧州排、广州排等。放排的目的地愈远,扎排的层数和排上的人数愈多。一般都是几个人结伴而行,以便途中卡住时可以互相帮忙。启航时要烧香放炮。下滩时,声声吆喝,前呼后应。

桂北越城岭下资源、兴安一带,男子大忙后进山砍杉木,带上粮食、蔬菜在山里吃住。他们讲究抢季节,怕霜季剥不下树皮;他们讲究安全,防止树倒下压着人,防止滑蔸。大家三人一组,其中一人掌斧、一人修蔸剥树皮、一人拉钩使树尾倒向山上,一环套一环,流水作业。待杉木树梢叶子干黄了,便结伴运木下山,先拉山顶的,后拉山根的,一堆堆码放河边,俗称“放山”。

放山过程中,若压死旱禾,冲烂红薯苗,户主可谅解。第二年涨春水扎排时,在水流较悠缓的河段放一根大杉木为横梁,选两长七短共九根杉木,将树梢朝前齐头排在横梁上,左右两边的两根要削尖,以小枝条作主骨,用竹篾在小头0.3米和1.5米处两道扎好,在排上再放一两根小杉木“镇水”,再在两根较长的活蔸处钉钩子,钩上捆一根篾子。

选阳光明媚的日子放排,从黄柏、清水江一人一排顺水流放到两江汇合处,在河宽水足的地方,将11-12排连成一篷,三人共放一篷,向溶江、桂林流去。

热点排行>>
图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