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山和狼山上广教禅寺等众多的文物古迹

文章主题:名胜古迹  文章来源: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20-02-19 14:15:31

狼山,位于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狼山镇。又名狼山、紫琅山、五狼山、白狼山。

唐代前的狼山,是大海中的孤岛,唐天宝年间,高僧鉴真和尚由扬州出海东渡日本,在海上遇上风浪,亦在狼山处弃舟登岸,躲避一时。随着长江入海口的泥沙淤积,狼山进入了长江。直至宋代,才逐渐地与陆地相连。

远眺狼山,山水相映;近观山形,则“南北气异,千变万化”,山南土厚势平缓,北壁陡峭石峥嵘。而建于山上的广教禅寺建筑群,疏密有致,殿字雄丽,显出恢宏的气势。广教禅寺始建于唐总章二年(公元669年),供祀大势至菩萨。初时规模并不大,仅建有大雄宝殿、殿阁和方丈室等。因山在水中,以舟为桥,号称“慈航院”,后改用今名。到了宋代,山东临沂人智幻和尚在众人的推荐下,于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76—984)任狼山广教禅寺主持,此后才开始大兴土木,营造各殿阁。他重新规划了山顶建筑的布局,建造了大圣殿和支云塔,以纪念唐代龙朔年间在江淮地区为民众治病、治水害的僧迎大士一大圣菩萨,并在大圣殿内供奉大圣菩萨的法身像。从而使狼山广教禅寺闻名一方,香火也旺盛起来。

大圣菩萨,法名释僧迦,“葱山领北何国人也,自言俗姓何氏”,少年出家,为僧后游方各地,唐高宗龙朔年间初至长安时,因治愈驸马都尉武攸暨之疾而名声大噪。后南游江淮,为民医病、治水,深受爱戴。

现在的狼山广教禅寺的建筑可分为上下两院,下院叫作“紫琅禅院”,上院叫作“支云塔院”。紫琅禅院是狼山广教禅寺最大的建筑群,共有房舍百余间。踏入山门,即进金刚殿(一名“大观亭”),昔有宋高宗赐题“水天一色”匾额,殿内两侧塑有风、调、雨、顺四大金刚像,中间有弥勒和尚与韦驮将军像。殿外护潮台,最初是为了防止潮水的侵袭而构筑的,明代则是水师阅兵之处。拾阶而上,便是19s3年由原大雄宝殿改建成的法乳堂。堂内供奉的是佛教史上有重大建树的十八位高僧,是按南通籍画家范曾先生绘稿制成的瓷板壁画。其两翼殿阁东侧为大悲殿,供奉观音菩萨像;西侧为轮藏殿,因安放轮车藏经而得名。法乳堂后为依山而建的藏经楼和晒经楼。穿过两重月门,便来到方丈室,明代《通州志》的作者卢志学曾在此寓居。

建在山顶的支云塔院因支云塔而得名,整个建筑群布局严谨而不失大气。山顶大门前的平台叫大观台,驻足台上,近可观山脚之下的田陌、房舍、河流、舟楫;远可朦胧望见江南的福山、虞山。方圆百里,江天一色,尽收眼底。刻在山项大门石柱上的对联:“长啸一声山鸣谷应举头四顾海阔天空”,恰如其份地表达了人们登山远眺的豪迈之情。进得大门,过萃景楼即是圆通殿,殿中供奉的是大势至菩萨,两旁是十六尊者塑像。圆通殿后即支云塔,塔身高35米,五层四角,黄瓦朱栏。山风吹过,塔铃叮铛,清音悠扬。塔下便是大圣殿,法相庄严的大圣菩萨身披龙袍,端坐台上,接受着远道而来的善众们的香火膜拜,保佑着四方的风调雨顺,据说是很灵的。在大圣殿的两侧,还有望城台、魁星阁、焚香亭及僧寮等建筑。

热点排行>>
图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