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明辨是非反腐败

文章主题:历史人物  文章来源: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18-03-14 19:36:28

康熙末年,江南有个总督名叫噶礼。此人阴险狡诈,嫉妒心强,只要有人比他强,他总想千方百计地用毒辣手段将人家整倒。

那时候,苏州知府陈鹏年,不仅很有才学,而且为官清正,秉公执法。他与噶礼形成鲜明对比,在许多问题上,他们意见不一致,甚至针锋相对,因而引起噶礼的嫉恨,他总想伺机报复陈鹏年。噶礼曾多次借机在康熙皇帝面前诬蔑陈鹏年,想借用皇帝的权势将陈鹏年充军边疆,但是康熙始终没有采纳他的建议。

由于噶礼多次捣鬼,康熙觉得陈鹏年在那里任职有阻力,考虑到他的才学,便将他调到宫廷来,负责编修图书。然而,陈鹏年虽然离开了自己,噶礼觉得并没有解心头之恨,还想把陈鹏年整死。于是,他又密奏康熙,说陈鹏年曾写过一首“游虎丘”的诗,流露出对朝政不满的情绪,实际上是对皇上不忠,应当重罚,并将陈鹏年的那首诗密封随奏本送上。

尽管康熙已近高龄,但头脑仍较清醒,他反复研读了陈鹏年的诗,觉得并没有什么恶意,这分明是噶礼在污陷陈鹏年,用心险恶,手段卑鄙。

康熙召集群臣,当众公布了噶礼的密奏和陈鹏年的“游虎丘”诗,并厉声斥责噶礼背后的卑鄙行径。在众人面前,噶礼面红耳赤,十分狼狈。

清初,官场上一时盛行送礼受贿之风严重,民怨颇深。刚刚即位不久的康熙皇帝,也为之十分痛恨,他下决心要刹住这股歪风。

有一天,一位大臣双手捧着一块宝玉——“如意”,要奉献给康熙,以示敬意。康熙见此情景,非常气愤,当即怒斥道:“我看很不如意,拿回去吧!”那位送礼的大臣,尴尬地退出了殿堂。

过去皇帝寿辰,送宝献礼者络绎不绝,而康熙五十大寿前夕,一改陈规陋习,坚决禁止送礼。并告诫群臣:“如果你们按照规矩进献,别的督抚一定会跟着学。我向来喜欢文学,你们献点诗文,倒可以留下来看看。”

还有一次,新疆和田的一位官员应诏入宫,随身携带了许多珠宝、玉器,准备献给君臣。康熙得知后,立即下令:要那位官员把那些东西一律弃之途中,不准带入京城,这位官员及其随从只好遵命,把珠宝、玉器削价处理。

康熙皇帝经常教导群臣:“治天下以惩贪奖廉为要。”当时以江南提督伍新命为首的一些官员,在南京鼓楼顶上立下一块“戒牌”,以此约束自己。

康熙既重视以政治国,又注意发展生产,因此老百姓的生活比较安定。他统治期,国力强盛,民心安定,被后世称为“康熙之治”。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热点排行>>
图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