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的节俭行为与节俭家风

文章主题:历史人物  文章来源: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18-04-05 10:42:06

齐白石的生活十分节俭,且有“吝啬”之名。不少熟悉他家庭的人,都有过相似的叙述。

白石老人的女儿齐良怜(宝珠所生长女)的回忆说:

照说父亲每天的收入,很是可观,可是他总是和我们说他没有钱,但是我们都知道他一有整数的银洋和钞票,便默默藏起来的秘密。有时候我们向他要点零钱花,他便会说:“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作有时。”父亲一生节俭所恪守的正是这两句格言。

不仅如此,父亲对于家里任何吃的、用的,都一概爱惜备至,诸如米、面、油、盐、茶,也都是由他亲自经营,连同他最心爱的画和印,都锁起来。有时候父亲起身迎送来访的客人或出门上街,便有叮当的响声,不知者还以为他是佩了铃铛,又怎知他会经常把一大串大小不同的铜钥匙系在身边呢?

齐白石节俭,但从不取不义之财,不拿不劳而获之物。他喜欢钱,但都是凭着自己的劳动去挣,夏午诒给他捐县丞,樊增祥荐他当内庭供奉,都是可弄大钱的肥差,他都断然拒绝,一生不悔。

白石老人尚节俭的心态,在诗画中时有流露。他常以“老鼠偷油”为题作画作诗。如《题小鼠倾灯图》:

汝辈倾灯我欲愁,寒门能有几钱油?

从今冒黑扪床睡,谁与书田护指头。

——《白石诗草补编》第二编此诗写于1909年之后,齐白石已脱离贫困窘况,所以这件作品不是写实之作,乃抒情之作。1933年以后,齐白石的家境更宽裕了,仍喜作这类诗画。如《白石诗草续集》的《灯灭小鼠偷油》:灯枯黑暗使人愁,枕上新吟书不得,昨夜来偷今夜偷。画钱难打许多油。

这当然也并非写实之作。也许有所喻比,也许是在声明自己“贫困”。但主要是一种心态:怕穷、怕偷。近于吝啬的节俭,在相当程度上都是以这种心理为背景的。年轻时曾借松火读书的齐白石,对老鼠偷油这般敏感而有兴趣,正是与遥远记忆相勾连的缘故。

齐白石的节俭行为与心理,还与他儿时的经验联系着。这经验就是:钱物来之不易,唯俭朴才能度过贫困。13岁那年的春夏之交,雨多不能上山砍柴,家里又没了米,全家只好用干牛粪煨野菜吃。柴灶早停,灌入雨水,竞成了青蛙聚生之地。直到他学木匠出师,家境仍不好。“挣到的钱,一个都不敢用掉。完工回了家,就全部交给母亲。”如果把这些经历和经验,与白石的节俭作风联系起来,就不奇怪他的“吝啬”了。他题画菜说“充肚者胜半年粮,得志者勿忘其香”,又说“穷人家的苦滋味,只有穷人自己明白,不是豪门贵族能知道的”这些话,不了解中国农村和中国农民的人是难以深刻体味的。

热点排行>>
图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