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晚年的生活来源问题

文章主题:历史人物  文章来源: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18-04-05 10:40:53

陈独秀在1937年初秋出狱后的经济生活来源,成为缠绕他生命最后里程的难题。

陈独秀晚年月生活费开销很大。如1940年秋,他在江津鹤山坪,大米三十余元一斗,陈独秀和夫人潘兰珍以及一个佣人,一月吃米一斗五,加上油盐菜柴,生活费每月要二百元;冬天,怕冷的陈独秀迁到江津城过冬,大米七十元一斗,生活费每月要三百元。到了1941年秋,陈独秀在鹤山坪的生活费每月要三百元,冬天到城里要多两倍,每月花销六百元。

陈独秀晚年的生活来源,大致有四种:

一是“北大同学会”(或“北大”)每月出三百元。这是陈独秀维持一家人生活的基本保障,若不能按时收到,其生活不堪设想。因此,在一次没有收到北大同学会的钱后,陈独秀十分焦急,给昔日的同事蒋梦麟写了信。

二是文章稿费。出狱后,陈独秀在《宇宙风》、亚东图书馆等杂志、出版社发表文字学、自传等文稿,获得一些稿费;国民党教育部国立编译馆预付《小学识字课本》稿费二万元。

三是演讲课酬。出狱后,陈独秀在武汉大学、重庆、江津一些单位,演讲抗日问题,获得一点稿费。

四是朋友的救济。其中,出狱后才认识的杨鹏升在1939年至1942年5月他去世前,救济得最多,如1940年初救济三百元、1941年3月救济一千元等。杨鹏升早年崇拜陈独秀,他以个人友谊资助陈独秀,不是以国民党少将的身份。此外,刘辅承在陈独秀入川时资助五百元、晋先生1939年至1942年4月,先后资助陈独秀二千二百元,包惠僧和段锡朋等北大同学在1942年5月陈独秀病危时送了三百元。

蒋梦麟在《新潮》一文里说:陈独秀“抗战期间住在重庆江津,生活一直由北京大学维持,政府也要我们维持他……”这段话提到了国民党政府要“维持”(资助)陈独秀的观点,也是符合实际情形的。一方面,陈独秀的风骨决定了他不接受蒋介石的资助;另一方面,蒋介石想利用他反对共产党,所以没有放弃拉拢他的念头。事实上,陈独秀生前没有要蒋介石的钱。如他在1938年退还国民党特务任卓宣二百元;再如1941年3月15日,请郑学稼退还张屋焘五千元(此款先由朱家骅送陈独秀,遭拒绝后,转请张国焘送)。

至于陈独秀死后,蒋介石送钱葬他(蒋介石、朱家骅各送五千元),是北大同学会经手操办,已由不得陈独秀本人了。

热点排行>>
图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