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钟鼎文)的形成及其主要特点

文章主题:文学常识  文章来源: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20-02-25 00:02:16

中国的祭礼最重视的是礼器,而祭必专器,因而有钟、鼎、彝、尊、彝、卣、敦、豆、爵、匝、盘、壶、觚、角等等。商周时代,我们的祖先也曾把文字铸刻在青铜器上。青铜是铜和锡的合金,呈青灰色。

钟鼎文

我国古代普遍用铜铸造剑器和钟鼎等祭器,《左传》记载:季武子以所得之兵,铸林钟,以铭鲁勋。古代毁兵器铸礼器,表示偃武修文之意。“以铭鲁勋”是在礼器上铸造记载鲁国功勋的文字,因而称这种文字为“铭文”。当然也铸造有关祭祀、战争、农事和朝廷大事的内容。又因古人称铜为“吉金”,所以又叫“金文”或“吉金文字”。因为祭器中,钟和鼎的体积大,可以容纳很多文字,因此多在这两件器物上铸造文字,故称之为“钟鼎文”。

金文对甲骨文是直接的继承和发展,甲骨文中的一些字,有的照原样保存下来,有的简化了,有的改变了原来的结构和形状,还有不少被废弃了,又增添了不少新字。有些和甲骨文字体一样的钟鼎文,原来的意义已消失,并具备了新的解释。例如:商代农具只有“耒”而没有“犁”,春秋初年,开始用牛耕田了,“犁”字也就出现了。

金文里许多字体不固定,一个字往往有多种写法,如“寿”、“辛”、“金”、“永”等字,多达五六种写法。这说明社会在发展,人类的语言在逐步丰富,作为记录语言符号的文字,也在随着发展和演变。

金文虽不能算作书籍,但它与甲骨文一样,它的内容同样能反映当时社会的制度、风俗、语言等,同样起着书籍的作用。

热点排行>>
图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