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为什么在古代被称为"兵经"

文章主题:文学常识  文章来源: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19-08-18 18:10:21

《孙子兵法》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军事著作。作者孙武、字长卿,春秋后期齐国人,军事家。后避乱到吴国,被吴王阖闾任为将,率军攻破楚国,名显诸侯。

《孙子兵法》是孙武总结前代和自身所经历的战争经验而写成的一部军事理论著作。全书共十三篇,六千余字。广博精深,体系完整,论述了战争与政治、经济,自然条件的关系,揭示了战争中的重要规律,包含着唯物辩证思想。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认为:"兵者国家大事",战争的胜负取决于"道","天"、"地"、"将"、"法".注重调查研究,认为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并且指出战争中的敌我,众寡,强弱,虚实,攻守,进退等都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因素,只有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促使矛盾向有利于自己的一方转化。这些军事思想,至今仍是真理。

从文学角度看,《孙子兵法》是一部逻辑严密的论文。如: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处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俱死。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孙子兵法》地形篇

《孙子兵法》在古代被称为"兵经",有曹操等十一家注本。今人郭化若的《孙子今译》受到学者推崇。《孙子》一书目前有俄、日、英、法、德、捷多种外文译本,日本称之为"东方兵学鼻祖".相传法国拿破仑在打仗时经常翻阅此书的法文译本,可见《孙子兵法》崇高地位与深远影响。

热点排行>>
图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