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过去的林业生产习俗

文章主题:文学常识  文章来源: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18-05-02 19:49:45

林木采伐习俗一方水土养育了一方人。张缙彦在《宁古塔山水记》中又说:“宁古官长、兵伍,皆仰给农亩而食,是并耕也。不用金银钱贝,但以粟易,重民食也。布帛长短但有度,莫之或欺也。他如自为网罟,以佃以鱼也。春菟夏苗,秋猕冬狩也。夏不伐青,以养材也。”由于特殊的地域,形成了特殊的民俗文化。

“夏不伐青”,这是黑龙江省林木采伐的特殊风俗,冬季上山伐木,夏天不能砍伐林木。考察这一习俗形成的原因,是由两方面因素形成的,一方面是因夏天林木正是生长期,这样能保护林木的生长;另一方面,黑龙江冬季酷寒,冬季林木发脆,便于采伐,特别是冬季群山封冻,伐倒的林木在冻土地上便于运输。

进山采伐时,要敬山神,其仪式是选一棵百年老树,在树前集土为坛,摆上猪头、整鸡、馒头,燃黄香,由把头带领伐木人跪拜山神,祈求保佑平安,拜过山神,才能开斧采伐。

伐木时首先是选树,见材质好的树,不是红糖包,不是蚂蚁哨,这才为上等材质。动锯时,先拉下口,就先锯顺山坡这面,锯三分之二后,再换锯口,到朝山坡上的一面开锯,当听到树已开炸,便拽出锯,躲到安全地方,大声喊“顺山倒!顺山倒!顺山倒!”大树轰然一声倒地,砍伐便成功了。

伐木是有极大危险的,如不小心,倒木便会伤人。例如“坐殿”,多是粗大的树,上口锯下口锯都锯透了,但是树就是不倒。所谓“坐殿”,这时把头就会把自己的棉帽子摘下来,朝顺山坡一面扔去,同时喊“顺山倒!”大树带着风声,轰然倒地。如遇“坐殿”情况,切记不能慌张、乱跑,因这能带动风,树随风倒。人便会被砸倒。“回头棒子”是伐木时最可怕的,因大树被伐倒,树身会把茂密的树段压倒,冬天树枝树杈都冻得坚硬,大树砸起树枝树权,满天飞舞,不留心就会被打伤,这被称为“回头棒子”。“拨搂脚”,大树被伐倒以后,不能马上到被伐倒的树跟前,因倒地以后,树砸树,看似已经顺山倒,但有时树也会扭动,如过早到树前,大树一扭动,就会把人压到底下。伐木中若遇“摘树挂”情况,要冷静观察,不能贸然靠近。因伐倒的大树,是很重很重的,倒下时挂到了一棵树上,斜挂着而没有倒下来,这棵树没有被砸倒,可见也是棵大树。摘树挂时,一种方法是用撬棍撬已伐倒的大树,使其滚动落地;另一种方法足伐倒支挂的大树,先锯下口,然后再锯上口,使两棵树同时落地。

伐木时“顺山倒”喊声此起彼伏,因山中雪大,倒树砸在大雪中,溅起一股一股雪烟,场面十分壮观。倒地的树要去掉枝条,树头,使其成为“白条”。这时要从山上往下运,运输的工具是用牛爬犁,先修出运材道,在冰雪路面上,把倒木滚到爬犁上,视木材大小,可套一头牛、两头牛,甚至十几头牛,开始往山下拖,俗称“倒套子”。从山尖上往山下运倒木,“倒套子”是十分危险的活,医为冰雪路面太滑,有时赶套子人控制不好,倒木会自动窜下,俗谓“窜件子”。发生此种情况,人要引导牛迅速闪开,否则赶套子的人、拉套子的牛,都会被碰伤,甚至失去宝贵的生命。

运到山下的木材要归楞,把木材储藏在楞场里。春天来了,大锯匠来了,把白条木材锯成板方材,盖房子用的做成房架子,做家具用的做成箱箱柜柜、桌椅板凳、木桶、木盆等生活用品。

热点排行>>
图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