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书是如何出现的,楷书的发展经历了哪三个阶

文章主题:琴棋书画  文章来源: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20-02-20 13:02:18

楷书又称正书、真书,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末。到两晋时期,楷书已基本成熟,在晋代初具规模以后,发展到今天,已有差不多1500年的历史了。楷书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魏晋南北朝的发展期、隋唐的繁荣期和宋元至今的变化期。

楷书是如何出现的

在魏晋南北朝,楷书可以分为五种类型:抄经、墓志、碑阙、摩崖和造像,经过这三百多年的发展,在点画和结体上创造了许多形式,积累了各种经验。

到隋唐时,楷书出现了百花齐放的繁荣,涌现出了很多楷书大家,且风格各异。如唐朝初期欧阳洵,他的楷书点画劲挺,结体瘦削;唐朝中期的颜真卿,他的楷书则与其相反,点画浑厚,结体宽博;到了唐朝晚期,柳公权则写得雄秀挺拔。

唐楷发展到宋代已青春不在,但宋代苏轼、米芾、黄庭坚等人都深受唐风影响,并对其进行了变通和改造,使其或潇洒飘逸,或跳跃跌宕,或纵横开阖,已大异其趣。

清代的楷书以邵瑛所著的《间架结构摘要九十二法》为代表,它是在唐初四大书家之一欧阳询《结字三十六法》及明代李淳《大字结构八十四法》基础上系统、全面地研究剖析了汉字结构组合规律,归纳总结出九十二种汉字结体书写的方法,并各有典型例字。

《间架结构摘要九十二法》是一本较为完整、实用的法帖,更对后世书者影响巨大,不仅适于初学书者临习,也可供书法爱好者参考欣赏。九十二法对初学者了解间架结构有指导意义,是初学者的启蒙导师。

《间架结构摘要九十二法》成书100年后,被著名书法家黄自元临摹并推广。在清末及民国初年达到了家喻户晓、人手一册、学书之人案头必备的程度,直至现代仍有广泛的影响力。

热点排行>>
图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