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传统文化杂谈 > 民族风情 >

蒙古族的婚姻习俗及结婚程序

文章主题:民族风情  文章来源: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18-11-12 20:08:32

蒙古族实行一夫一妻制,部落内或同姓不通婚。婚姻类型有:包办婚;血缘婚,即两姨亲和姑舅亲间通婚;收继婚,即弟死兄娶其妻,这种婚制蒙语叫“扎勒嘎”,即接续的意思,但是兄死后弟弟不能继娶亲嫂;交换婚,也叫“换亲”,即两家的兄弟姐妹互相交换结婚;还有入赘婚。

蒙古族的婚俗,冈居住地域不同,各部落不尽相同,各具风格,都呈现着浓郁的民族特色。居住在黑龙江的蒙古族的婚俗过程大致如下:

定亲。男方父母看中某家的姑娘后,便托媒人到女方家去说亲,如果女方同意,经双方商定,就要举行隆重的定亲仪式,男方的老人、媒人和未来的女婿一起带着彩礼到女方家,彩礼包括牛、马、羊、钱款、衣物和首饰、绸缎等。过多少彩礼,要根据家庭经济情况互相议定。蒙古族的数字观念是视奇数为吉,所以送彩礼的牛羊必须是奇数,贫者可从一、三、五、七、九算起,富者以“一九”为基数,自“一九”至“九九”,但最多不能超过“九九”,即八十一头。“九九”为长寿之意。男家来女家下聘纳礼,女家要设置酒席,盛情款待。男方首先要向女方家长敬酒,献哈达。媒人向亲友介绍成婚经过,女婿要在席间向岳父岳母跪拜认亲。过礼后要商定婚期,两家开始着手做结婚准备。

结婚。蒙古族有接亲和送亲的习俗。接亲的仪式要在女方家举行。去接亲时,新郎要装扮一新:身穿新袍或新马褂,腰束白带,头戴红缨帽,脚穿长统靴,肩背弓矢,昂首骑马前往。他的后面跟随着陪郎和精明的骑手,有的十几人或数十人,其后是一辆“哈日特热格”(类似轿车)。接亲队伍进女家院门时,新娘的嫂嫂、妹妹端上奶酒、奶制品热情迎上去,送到新郎面前。这第一杯奶酒要洒祭天地,第二杯便请新郎一饮而尽。这时男方随去的歌手要唱赞歌答谢女方的盛情。接着,女方家便要为新郎设一神秘而又逗趣的“求骨宴”,这是接亲的重要一环。“求骨宴”是由新娘的嫂嫂和妹妹来陪新郎,在席间,新郎要想方设法向女主人求取“沙嘎”(即羊踝骨)。如果新郎得不到“沙嘎”,就不能把新娘子接走,因为这是结婚的标志和信誉物。在“求骨宴”上,调皮的女主人故意考验新郎的脾气和忍耐力,要百般刁难新郎。她们用蒙古刀叉一块肥羊尾,敬新郎吃,新郎刚想吃,叉肉的刀被故意移动,让新郎出丑,席上人大笑,拿新郎开心,尽管如此,新郎要百般顺从、忍耐,要千方百计的寻到“沙嘎”。这时,陪郎和歌手们要站在一旁陪歌助兴。

新郎把新娘接来男方家,要举行别致的“祭火”仪式。新人在大门前下车或下马,由大门到室内要白毡铺地,白色象征吉祥如意,这时要举行“祭火”仪式。在院中心拢起一堆火,新郎新娘向火堆祭洒奶酒,跪拜叩头;然后向新郎的父母叩拜认亲,新郎新娘互拜,“祭火”仪式结束,新郎新娘人洞房。这时,要举行“赞荷包”的仪式,这一仪式是由赞词人照着新娘亲手为新郎绣的荷包的图案,即兴说唱赞美的词曲,唱罢,亲友即赴喜宴。

热点排行>>
图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