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传统文化杂谈 > 民俗文化 >

甘肃地区的泉井文化、寺庙文化与把子客信仰

文章主题:民俗文化  文章来源: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20-02-22 16:41:01

甘肃这个地方历史悠久,传说中华民族的始祖伏羲氏就出生在这里,以及后来的炎帝与黄帝都曾在这里活动。那么,流行在这里的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呢?下面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在甘肃比较有特色的文化现象。

泉井文化

一、泉井文化

公共泉井是村落生活之必需的,甘肃村民称其为“官井”或“官泉”。有的泉井为家族所有,有的泉井为本村所有或几村所有。

公共泉井不设管理组织,但也有自觉自愿负责看护泉井的人,一般是村中的老者,据村民们讲,他们的作为是积阴德,以求死后有个好去处。大家给他赐个好雅号,叫“官泉爷”或“官井爷”。

公共泉井的使用也有一些约定俗成的规矩,如,当泉井里泥沙淤积太厚时,或泉边井沿溃塌时,或井绳断节时,规定修理泉井及换井绳的一切费用均按本家族或本村落的所有成员平均数分配支付。除此之外,还特别提倡“修阴功”之事,讲究为公益贡献,死后可免遭地狱之苦,甚至可为子孙造福。

寺庙文化

二、寺庙文化

甘肃农村的神庙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公共设施,是祭神、娱神、酬神、集会、物资交流的主要场所。有村必有庙,无庙不成村。大多数农村都有专供神职人员(庙管)使用的田产,也有从村民中抽份子而供养神职人员的规定。他们的生活水平一般要达到或稍高于村民的年平均收入。

寺庙的维修、基建费用,除善男信女们布施的一部分钱财外,多数仍然是靠村民们集资的。其形式多种多样,有捐钱财、捐粮、捐木材、捐衣物的,或出劳动力以替代财物的,等等。

神庙的财产也归村民们所有,任何人不得占有或独吞,即使无神职人员管理,谁也不能动用寺庙中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否则在村民们看来就要遭意外横祸。

把子客

三、把子客的信仰与禁忌

把子客也叫“帮子”。他们在拜把子时,要请三界祖神,把众神牌位供于桌上,焚香表叩拜、献祭。礼毕,把子客把各自的生辰帖子摆在神位前,并按年龄大小一字排开,站在神位前,老大再度焚烧香表,然后进行八拜之交礼。

之后,便是换帖子仪式。换毕,兄弟之间发誓赌咒:“苍天为鉴,后土为鉴,祖灵为鉴,日月为鉴,父母为鉴,我弟兄虽未同日生,但愿同日死,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若有变心,天打、火烧、五雷击!”最后喝盟血酒,由小到大互拜。

把子客最敬刘、关、张三兄弟,生活中常以桃园三结义自比、自鉴。作为把子客最忌变心背叛,忌起疑心,忌自以为是。

拜把子后,各自的父母、舅父舅母、姑父姑母、姨父姨母便成为每个把子客的亲人。任何一人的父母,每个把子客都有养老送终的义务。每个家庭的荣辱、幸福与灾难都与每个把子客密切相关。如中途有人遭遇不测之灾,死于非命,其遗孀子女须他人关照一生。

热点排行>>
图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