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传统文化杂谈 > 民俗文化 >

民间元宵节主要有哪些习俗

文章主题:民俗文化  文章来源: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19-02-26 23:06:48

元宵节始于汉朝,据说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惠帝刘盈死后,吕姓篡权,吕氏宗族掌管朝政。周勃、陈平等人在吕后死后,铲除了吕姓势力,拥立刘恒为汉文帝。因为平息诸吕的日子是正月十五,就把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这就是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的由来

正月十五元宵节

情人会面。元宵节也是中国的情人节,因为在封建社会,年轻女孩不可以出外自由活动,但是过节时却可以结伴出来游玩。元宵节观赏花灯正好是一个交往的好机会,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为自己物色对象,也有很多情人借此相会。

吃元宵。元宵由糯米制成,有的实心,有的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炸均可。开始,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圆”。吃汤圆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追念离别的亲人,表达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赏花灯。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只有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

猜灯谜。“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中国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文娱形式。每逢农历正月十五,各家各户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后来有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迎合节日气氛,所以响应的人众多。而后猜谜逐渐成为元宵节不可缺少的习俗。

耍龙灯。耍龙灯起源于人们对龙的迷信,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我国古代人民为寄托美好愿望而创造了龙的形象。人们用舞龙祈祷龙的保佑,以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踩高跷。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高跷本属我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踩高跷技艺性强,形式活泼多样,由于演员踩跷比一般人高,便于远近观赏,而且流动方便无异于活动舞台,因此深受群众喜爱。踩高跷不但扮演的人身着戏装,浓妆艳抹,且歌且舞,而且往往装扮戏曲折子,如《管甫送》、《闹天宫》、《八仙过海》、《水漫金山》等等。

舞狮子。舞狮子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划旱船。划旱船,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治水有功的大禹。划旱船也称“跑旱船",就是在陆地上模仿船行动作,表演跑旱船的大多是姑娘。旱船不是真船,多用两片薄板,锯成船形,以竹木扎成,再蒙以彩布,套系在姑娘的腰间。姑娘如同坐于船中一样,手里拿着桨,做划行的姿势,一面跑,一面唱些地方小调,边歌边舞,这就是划旱船了。有时还另有一男子扮成坐船的船客,搭档着表演,贝多半扮成丑角,以各种滑稽的动作来逗观众欢乐。划旱船流行于我国很多地区。

走百病。元宵节除了庆祝活动外,还有信仰活动,那就是“走百病”。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加者多为妇女,她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走郊外,目的是除灾祛病。更多了解元宵节的习俗,请参阅本站文章:中国民间的元宵节习俗

热点排行>>
图文阅读>>